晚报讯(记者 欧碧仙)东圳水库是我省大型水库之一,也是我市唯一一座大型水库,是我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线工程,担负着城乡150多万人的饮水供水任务,是我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 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事关我市发展、稳定和民生,任重道远。自2014年起,我市实施东圳水库水源地综合治理3年行动计划,经过3年多的综合治理,目前库区环境不断改善,库区水质从Ⅳ类提高到Ⅱ类优质水标准。 2014年起,我市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启动,市、区成立了指挥部, 以确保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城乡供水、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大坝除险加固、搬迁安置、污水治理、环库围网及库滨带、河流治理、生态林建设等工程及落实面源污染治理、库区垃圾清运、禁养畜禽、生物净化、规范人为活动等管理措施,扎实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9.5亿元,建设生态林1.8万亩,拆除库区46万平方米畜禽养殖场,库区3个镇区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村庄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全面清理了环库区2400立方米的历史填埋垃圾;2015年,财政部、环保部将东圳水库纳入水污染防治专项良好湖泊保护资金支持范围;同年分层取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经过有效的保护、治理,东圳库区的水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据东圳水库管理局负责库区水质监测的办公室副主任何少钦介绍,为保护东圳库区水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构筑六道防线,包括搬迁安置、禁养畜禽、退果还林、库滨带建设、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及打造人工湿地等。据介绍,该局在取水口的地方设置了一个自动监测站,对水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总共有11个项目,3个小时一次,全天有8次,每个月的上旬对水库的64个指标进行全部的监测,每个月的中下旬对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指标进行监测,每季度对东圳水库的4条入库河流进行监测一次,每年的年中会对水库全参数109项进行一个全面的监测。监测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东圳库区水质基本保持Ⅱ类优质水标准,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减轻。这座城市"大水缸",不辱使命,为广大市民不断提供安全、优质的饮用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