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8710部队医院专家谈脾胃盛衰
【发布日期:2015-01-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徐连升】
脾胃为后天之本,担负着运化、消化、吸收的繁重任务,若是因为感受风寒之邪,便容易伤胃,使胃的运化功能受损;或者因为受暑热之邪,热邪干胃,使胃气受损,也可使胃之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特别是感受湿性粘腻,最容易伤害人体脾胃之消化吸收功能,同时脾主湿,湿多则能郁遏脾阳,使脾运受损,胃气不开则不思饮食。 胃的元气若刚刚好,那么人们的食欲不错且不伤胃。不吃也不会感觉饥饿,但是若过于胜旺,则贪吃且容易发胖,脾胃若虚,则厌食且容易瘦,或者说,吃得少但是仍然容易发胖,虽然体壮无论吃多少也不会发胖,这是因为胃中有伏火邪作怪,虽然能吃,但是脾弱而且肌肉干瘦。 如果我们经常饮食不节,便容易患上胃病,胃病的形式不仅使精神不足且容易体热,有时候自我感觉上火,难受不堪。 脾的虚弱分很多种,其中有: ①脾气虚:形体浮肿或消瘦。舌淡苔白而且脉象虚弱。 ②脾阳虚:这个表现在于腹部经常性疼痛,肢体冷并且尿少,或者肢体感觉沉重,浮肿。 ③不统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等都是这种情况。对于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多使用白粥,粳米,绿豆,红豆之类的便于小编调理所用的食物。而尽量避免吃太快造成的脾胃不适。 脾阳虚弱是阴寒在体内堆积所表现的症状,又称为脾阳虚寒症,大部分是由虚症发展而来的,吃得东西太多于寒冷,造成肾阳虚弱,临床的表现在吃得东西少但腹胀,吃饱时症状减轻,腹痛时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者肢体感到沉重,或者全身浮肿,小便不利。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胃病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药物治疗还可以采用中医养身保健的方法进行治疗,能治病防病、强身健体。 人体的足部是五脏六腑的投影区域,在脚部上有六十多个穴位都和人体的内脏器官有着相应的联系,所以进行足疗其实不仅能治疗胃病,还可以保健防病。涉及大腿、小腿、膝关节、踝关节、脚底及脚趾等多个部位肌肉、骨骼,并重点针对按摩下面的几个穴位。 1、太阳神经丛:这个穴位在脚底底部,二三脚趾掌关节下面,用手去寻找这个穴位的时候,可以摸到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找到位置之后进行按摩,按照从下往上的方向进行按摩。 2、胃:按摩两脚大脚趾下的第一骨节部位处的凹陷位置,左右脚的按摩方向稍微有些差别,左脚应从外网内按摩,右脚则从内往外按摩。 3、肾上腺:太阳神经丛下面的最深处,用手指去寻找可以感觉有一小洞凹陷,肾上腺在脚底的位置是最深的凹陷部位,这个反射区比较难找到。在按摩的时候以一按一放的方式进行。 4、胰脏:胰脏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胃的下面,用手触摸的时候可以感觉到有一些微凸的颗粒。左右脚按摩有差,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5、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的反射区在两脚脚底内侧,胰脏反射区的下面膀胱反射区的上面,在用手摸得时候可以感觉到有凹陷,同样的按摩方法是左脚从外往内按右脚从内往外按。 6、肝胆:肝胆的位置在脚底一半的上方,和三四脚趾掌关节下方位置,在用手摸的时候可以感觉有长条的凹陷沟,这里便是胆的反射区,在按摩肝胆反射区时应从下往上按。 7、胸部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是淋巴的总开关,它的位置在脚部脚背上,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凹陷的地方。按摩的时候从脚的外侧往脚跟方向推按。 8、上身淋巴腺:上身淋巴腺的位置在两脚脚背内侧,位于脚踝关节的上方,用手触摸的时候也有凹陷感,进行按摩的时候用从外往内按摩的方式进行。 |
非遗面对面 太极初体验
湄洲岛女子半马吸引4000多名跑者 雨中竞逐“最美赛道”
追“锋”而行 “青”暖木兰
王琼梅:一针一灸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