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有部分中老年人常感到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认为这是衰老的征象,实际上是一种健康隐患——高粘稠血症的征兆,也就是血液粘度增多了,变粘稠了。 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过于粘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大量脂质沉积于血管内壁,造成各种器官供氧不足,便出现上述症状。更让人担忧的是血流速度变慢、大量沉积于血管内壁的脂质脱落,与衰老的脱落细胞、细胞碎屑聚集粘附,形成血栓。血栓犹如在血管内埋下定时炸弹。当它增大或突然进入较小的动脉时,就会堵住血管,造成栓塞,引发组织缺血或坏死,导致脑梗塞、心肌梗塞、栓塞性脉管炎等病。 降低血脂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非药物疗法,另一种是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中最重要的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血液粘稠度下降。其次要戒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血液粘稠度升高。第三是饮食法。饮食应清淡,少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鱼、蔬菜、瓜果,此外,山楂、蒜、黑木耳、豆制品、饮茶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根据引起血液粘稠度升高的不同因素。可采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也可服用阿司匹林、维生素C、潘生丁。血脂升高者,可服用血脂康、辛代他丁等。中药,如丹参、川穹、红花、赤药等。 上述药物有改变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降低血液粘稠度,从而增加血流速度,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