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顾名思义,就是药物引起的疾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的,有的还很严重,加之乱用药和滥用药,就会使不良反应增多加重。药源性疾病其实就是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后果,其害处是增加病人痛苦,致人身残甚至造成死亡等。 常见的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有抗菌素类、解热镇痛药、抗癌药、激素类。它们引起的疾病,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等系统。 引起“药源性疾病”者多数为联合用药,有以下几种: 1、用阿托品类药物如莨菪碱等治疗胃痛时,如原来患有青光眼、前列腺炎的病人可加重青光眼或使前列腺更加肥大,导致尿储留,需要导尿。 2、用心得安类药物治疗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若病人原患有支气管哮喘时,心得安可使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发作。 3、用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山楂等与碱性的西药胃舒平等同时服用,会因酸碱性中和而失效。 4、患有哮喘,又患高血压的病人若用麻黄素去治哮喘,结果会使血压更升高。 5、含有鞍质的中成药如七厘散、舒痔丸、四季青片等,若与西药乳酶生、红霉素等同服,靴质会使这些西药发生沉淀,不易被吸收而药效降效或失效。 6、患失眠又患胃溃疡者,若服了舒乐安定又用了西咪替丁(泰胃美),则后药影响前药代谢,延长安定在体内停留时间而产生头昏、嗜睡等不良反应。 7、高血压病人若同时伴有室性早搏如将利血平与心得安联合应用,虽然可促使血压明显下降,但亦可使冠脉流量显著减少,发生心肌缺血。看来联合用药比较容易诱发“药源性疾病”,所以联合用药一定要慎重。 同任何疾病的治疗一样,重在预防: 1、充分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要充分认识到药物不单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致病的因素。如果对其致病作用认识不足,不加以科学管理,它将成为社会的公害,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 2、合理用药:滥用和误用药物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能合理用药则大多数药源性疾病'是可以避免的。如何合理用药,要做到下列几点:①选药要有明确的指征,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证,还要考虑禁忌证,要充分认识滥用药物的危害性,不用自己不清楚的药物和疗效不确切的药物。②要有目的地联合用药,争取能用最少品种的药物达到最佳治疗目的,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联合用药时要排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③根据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即药效学与药动学规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④应用新药须预先熟悉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知识,切忌盲目使用。 (刘丹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