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午12点17分,当最后一名就诊患儿离开后,儿科主任杨美环揉了揉酸疼的肩膀,慢慢收拾物品准备下班。从早上8点开始,又一个繁忙的上午过去了,对于已工作28个年头的她来说,早已习惯了。 1988年,杨美环从福建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成为仙游县医院一名儿科医生,从此,她便一头扎进儿科医学的临床诊疗研究中。随后,杨美环分别在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对小儿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方面得到了锻炼。平时,她一直关注国内的新技术新项目,探索儿科的新疗法,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目前作为医院儿科主任,正在为儿童常见病与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与努力。 孩子们的好朋友,家长们的“知音” 外表柔弱、文静的杨美环,慢声细语地温柔语调常常很快能与“小盆友”们打成一片,“哎呦,小囡囡真漂亮,来,张开小嘴巴给大妈妈看看好吗?”杨美环一边轻声地逗着患儿,一边用压舌板检查患儿的咽部。“我们再和小盆友打个电话,听听是什么怪物让宝宝咳嗽,你说会不会是奥特曼呢?” 一个听诊器,一支压舌板,一把手电筒,是杨美环看病的重要法宝。常去找她看病的孩子家长都知道,杨美环看病喜欢安静,因为她需要听清孩子的呼吸音,需要辨别孩子的咳嗽声,更需要问清孩子发病的每一个细节。“儿科是‘哑科’,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不适,要靠我们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去观察、判断”。杨美环说。 同为母亲,杨美环懂得孩子生病时家长的心情,所以总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家长,并全天候开机,若孩子病情有异常,随时可以联系到她。 48小时的守候,再难也不能放弃 “医生,求求你,救救我的两个孩子……”2009年7月,周女士满脸泪水紧紧握着杨美环的手。 原来,周女士在我院急诊娩出一对双胞胎女儿。因为不足28周早产,大宝出生时1.3kg,体重2kg的二宝也一度生命垂危。当时该院新生儿病区刚成立不久,医疗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杨美环没有退缩,主动召集各科进行多学科会诊,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及时地向患儿家属反馈病情。体温不升、低血糖、呼吸暂停,两个宝宝一次次在鬼门关外徘徊。早期干预、纠正电解质紊乱、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病情最危急的两天两夜里,杨美环在暖箱旁不眠不休地守候了48小时。 在以杨美环为首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双胞胎姐妹生命体征渐渐平稳,30天后,周女士喜滋滋地抱着两个孩子回家了。 “其实我个人没有什么好写的,离开医院的支持、科室的协作,我什么都做不成。”杨美环淡然地说。 2010年3月份,当年出生1.3Kg的大宝因为反复发热,在其他医院治疗6天后没有好转,周女士又带着信任找到杨美环。持续高热不退,身上有一过性皮疹,连续几天的抗生素治疗没有一点效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再难也不能放弃,一个个疑问需要排除。”杨美环认为是自己还没有找到关键点。 终于在第二次对大宝进行体格检查时,她发现患儿的口唇潮红并有皲裂,再加上之前出现的症状,会不会是一种不典型川崎病?但是翻看两只手掌并没有有明显地硬性水肿,为了进一步确诊,她又重新给患儿开出了血常规的化验单,与入院前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第二次血小板有进行性升高的现象,这项指标又给了她确诊的信心。于是,她调整了治疗方案,在对大宝及时给予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后,患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大宝要出院了,周女士开心地让大宝甜甜的叫了杨美环一声“医生妈妈”! 希望父母们给医生多点理解与宽容 给小孩子看病,除了医疗技术过硬还不够,小孩子不仅好动爱闹,在生病过程中,有的会突然吐奶,有的将大小便拉在身上,让诊室、病房里散发出一股异味。儿科医生工作又脏又累不说,而且极易引起医患矛盾,因为患儿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且大多为独生子女,是全家的宝贝,对医生的一言一行特别在意,一个小小的事情甚至一句话,很可能就会引发医疗纠纷,要求儿科医生有特别强的责任心和耐心。 这正是杨美环在工作中所培养出来的品质。每年经她接诊的患儿达7000多人,她把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细心呵护,精心治疗,同时尽力做好医患沟通,使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在萌芽阶段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她常说:“作为母亲,看孩子们能健康成长,我就很快乐,但是也有许多现代医学无法破解的难题,希望父母们能给我们多一点理解与宽容。” (吴鹏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