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全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 禁毒,是一个艰难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的参与。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立足本地毒情实际,以专项行动为载体,强化缉毒破案、场所整治、禁吸戒毒、禁毒宣传教育,各项禁毒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1-5月份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102起,打击处理毒品犯罪嫌疑人98名,查获吸毒人员276名,破案数和打击处理数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7.8%、11.2%。
半年侦破两起特大毒品案件
2011年3月,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获悉,我市一贩毒团伙涉嫌从广东购买大量毒品在莆贩卖,团伙成员以“四哥”、“陈某勇”为首,贩卖毒品时间长、数量大,交易对象和渠道十分隐蔽,此案经公安部禁毒局批准列为我市唯一一起部督毒品目标案件予以挂牌督办。 2012年3月12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市局有关部门和涵江分局禁毒大队的配合下,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和缜密侦查,成功破获这起公安部督办贩毒案,共抓获贩毒犯罪嫌疑人6名、吸毒人员5名,缴获毒品冰毒2500余克、毒资10多万元、暂扣作案工具小车2辆以及手机等作案工具,从而成功摧毁一条广东至厦门、莆田的地下贩毒通道,有力打击了我市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该案是近年来我市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案件。 3月13日晚,秀屿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在莆田城厢区“维多利亚酒店”806客房抓获贩毒嫌疑人黄某烽和吸毒人员张某等4人,现场缴获冰毒约30克、麻古12粒。 今年来,我市各级禁毒部门始终把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摆在突出位置,保持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主动主攻和严打高压态势,通过集中力量、集中精力,侦破了2起特大毒品案件,打掉了2个重大贩毒团伙。同时部署了打击零星贩毒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破获零星贩毒案件37起,抓获贩毒嫌疑人35名。 1月20日6时许,仙游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该县鲤城街道鲤洪路一民宅五楼抓获吸食冰毒人员林某等4人,尿检均呈阳性,现场搜缴冰毒0.1克以及吸毒工具等。 2月29日凌晨,霞林派出所民警根据线索,分别在城厢凤凰山街道一民房三楼和新塘居委会新塘市场附近一游戏机店抓获吸贩毒嫌疑人吴某等6人,尿检均呈阳性,现场搜缴冰毒约9克以及吸贩毒工具等。现吴某青、汪某春涉嫌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被刑事拘留,4名吸毒人员被处以治安拘留。
出租房涉毒现象日渐突出
据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民警介绍,我市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依旧居高不下。今年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中,其中涉及新型毒品案件占比为95%,在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中,其中涉及新型毒品的犯罪嫌疑人占97%。 近年来,新型毒品品种不断增多,因其购买、携带和吸食方便,精神依赖性强,是很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追逐的一种新鲜“时尚”。 为了逃避公安部门的打击,一些吸食毒品人员或转移吸毒地点,或使用他人证件登记住宿,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查控。而出租屋由于管理难度大,所产生的管控“死角”极易被吸毒人员利用,导致出租房涉毒现象日渐突出。 据介绍,我市涉台毒品问题的隐患仍然存在。由于我市位于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我市成为不同层级的毒品销售网络的必争之地。同时,闽台之间特殊的地缘区位以及涉台毒品犯罪其它方面的条件仍然具备,我市的涉台毒品问题随时可能反弹。
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升吸毒人员的管控、帮扶实效,是一项急需要推进的工作。今年此项工作已纳入全省禁毒综合治理考核,为此, 我市将认真履行法定责任,密切协作配合,切实做好戒毒出所人员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场所、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衔接工作,要通过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吸毒人员管控起来,实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吸毒人员管控率和戒断巩固率明显提升、复吸率明显下降的“三升一降”的工作目标。 据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民警介绍,我市将进一步提升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成效。要全力推动全警参与工作格局,建立长效机制。通过主动提请各级公安机关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各县区公安局的综合考评机制,在充分发挥禁毒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基础上,调动派出所、刑侦、治安、边防等警种的积极性,形成联手作战的局面,推动全市打击总量的提升。充分依托CMIS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针对近年来境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毒贩通过航空渠道、邮件渠道走私毒品到我市的情况,公安禁毒部门要有效堵截毒品来源,切断毒品地下流通渠道。要会同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加强对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及其代理公司的管理,解决通过物流渠道、邮路快递等方式运输毒品问题。 我市将主动适应信息化对禁毒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载体,着眼于提高分析研判和发现打击能力,深入推进禁毒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部、省厅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我市优势,做到合理布局、有的放矢,全面提高对本地毒品违法犯罪发现、控制能力。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识毒能力
禁毒宣传教育是公安禁毒部门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各部门的预防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不断提高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我市将坚持走社会化的道路,强化措施,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经常性。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 今年来以来,我市各级禁毒部门提高流动人口、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经商人员、农民及留守儿童抵制毒品能力,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共分发禁毒宣传折页2000多份、宣传单2万多份、横幅30多条、海报500多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收到良好的效果。 今年,我市将重点抓好“百所示范学校”建设。积极协调教育、共青团等部门,按照组织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教学工作落实、教育成效明显的标准,进一步推进“百所示范学校”建设,把毒品预防教育课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重要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各有侧重,分层次地开设禁毒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师资和教育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巩固学校这个重要阵地。 我市将坚持日常工作注重与社区服务、法制宣传等相结合,立足本地毒情实际,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确保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在“禁毒集中宣传月”和寒暑假等重点时段,结合创新方式和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民众乐于接受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本地禁毒宣传教育“品牌”,形成高潮。 在信息化趋势下,我市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将进一步转变理念,顺应发展要求,在应用新兴媒体上作深入研究。各级公安禁毒部门在运用传统载体的同时,要通过QQ、微博等交流平台,实时传递禁毒工作动态,与民众形成良好互动,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吸收相关意见、建议,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要加强对情况的综合、总结,及时报送,以反映成效、分析不足,推动工作开展。
链接: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6月26日确定为“国际禁毒日”。 吸毒和贩毒不仅威胁着健康,还威胁着全球稳定和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2011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毒品每年造成约20万人死亡。2009年,全球15岁到64岁的人中约有2.1亿人在上一年至少使用过一次非法药物,占该年龄区间总人口的4.8%。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全球市场缩小或保持稳定,但处方类阿片药物、新合成毒品的产量和滥用量都有所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