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专题
全民助学 爱不单行
【发布日期:2012-07-0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欧碧仙 杨美钦】

  7月1日,一场以爱和党的名义而进行着的现场爱心助学活动在仙游党校如期举行。一千多名贫困生,百万元的爱心善款。这一年的这一场爱心助学,规模空前,爱心无边。
  将日历翻回到5月30日,虽然距离7月1日的现场爱心助学活动还有一个月零一天,可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曾德梅老人早已经奔走在爱心助学的路上。关于曾老的事迹,从来都不乏媒体的争相报道,更不乏人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原来,感同身受终不如身临其境。这一天,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曾老,也是第一次全程陪同曾老,走访爱心人士,收取他们的爱心助学款。从上午9点到夜幕低垂,从仙游县城的水泥公路到度尾的山路崎岖,从度尾的深山到枫亭的寺庙,这一程,我们奔波了近百里,而曾老却说,这只是这一季爱心助学里程中微小的一段,在路上的,又何止他一个。是的,一个人感动一座城。曾老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感染了无数人,这一条爱心助学路,全民参与,爱不单行!

 

党员先行 政府助力


  这一季的现场爱心助学,曾老定在7月1日建党节。曾老是一名党员,在曾老的爱心花名册里,党员的名字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医生、是教师、是退休工人、是古稀老人……在这些党员心中,怀揣着一个爱心助学梦,他们的每一丝奉献,都在以爱的名义,践行着身为党员的胸怀与责任。而在曾老和所有爱心人士这一路为爱奔波的旅程中,市、县政府所给予的倾力帮助与关注,更是使得这一场爱的奉献,铿锵而光辉!
  5月30日,在终日陪同曾老的途中,记者见到了许多既是党员又是爱心人士的助学者。其中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就是现年79岁的张国祥老人。这位30年如一日地奉献爱心的老党员,他的爱心善举在仙游县、莆田市乃至八闽传为佳话,他的爱心感动和鼓舞着许多人。
  那一日,跟随着曾老,记者来到了张国祥老人的住所。不足十平米的门房里,一张老式的木板床、一张旧式办公桌、几面红灿灿的锦旗、满墙的荣誉证书、一摞厚厚的信件,这就是张国祥老人的全部家当。是啊,今年已是79岁高龄的他,30年如一日地坚持用子女们的压岁钱和打工赚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数额竟多达110多万元!如此高额的“付出”之后,他所能剩下的,除了那些赞誉和证书,还能有什么呢?

 

 

全民参与 感动全城


  在曾老随身携带的那个黑色电脑包里,有一本厚厚的爱心花名册,里面记载着的,是一个热心公益、爱心助学的好人榜。在那份榜单里,善款不分多寡,爱心不分轻重,排名亦不论先后,其中有年近百岁的老人,也有意气奋发的80、90后;有心系社会的政府官员,也有心怀爱意的普通百姓;有医生、有教师、有企业家、有经营小生意的摊贩、有感恩于曾受过资助的初出社会的“新人”……在曾老的心中,还有一份榜单,这份榜单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名字——无名英雄。关于这些无名英雄,曾老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曾老是“英雄”,更是普通人。他说,他也经常到菜市场买菜,过着再市井不过的生活。而就算是在这些与市井有关,与助学无染的日子里,他也总是能收获到满满的爱与感动。有几回,走在熙攘吵闹的菜市场里,混杂在市井百态中,低调的曾老却还是会被“高调”地认出了。那些认出曾老的人,无一不是因为被曾老的爱心助学事迹所感动着。面对曾老,他们竟像个小粉丝似的激动而热烈。可是,他们又与小粉丝不同,他们激动却不失理智,热烈却不失真情——激动的握手或是拥抱后,热烈的赞扬或是表白后,那把燃烧在内心里的火焰,渐渐地升腾起一缕爱的青烟:他们默默地从腰包里掏出一百、两百,一千、两千,郑重地交到曾老手中。而正当曾老着急着四处寻找纸笔准备记下他们的名字时,他们早已悄悄地走了,只留下一个个无声却有爱的背影……

 

爱心团体 关爱学子


  曾老的这一条爱心助学路中,同行的除了那些知名的或是无名的“英雄”,还有无数的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公司企业。他们自发地凝聚成一股股强劲的力量,推动着曾老的这一项爱心助学事业,蓬勃向前。
  曾老所属的仙游县鲤城镇木兰社区的干群也自发形成了一个爱心助学团体。在这个有爱的团体中,街道两委是济困助学的倡导者、带头人,两委干部至今已与数十几个贫困学生结对子。
  居民群众的捐资助学现象在该街也历来已久。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休人员“颜为民”,先后资助过数十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自己的所有积蓄几乎全花在助学上,而且不留名,“为民”并不是其真名。还有该街的企业家郑国增,一家3人都在资助贫困学生。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居民群众自发地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在这个有爱的社区,在曾老充满爱意的推波助澜之下,爱心助学早已蔚然成风。
       还有那些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的企业、团体,在这场助学之旅中,他们的团队力量正散发着不容忽视的能量,影响和改变着许多贫困学子的生活与未来。

 

僧侣助学 不落人后


  5月30日下午16时,记者陪同曾老来到了当天的最后一站——枫亭的会元寺。这里的住持智一法师以会元寺的名义认捐了2万元的爱心助学款。
  智一法师博士生毕业后就一直旅美宣扬中国的佛学精神,直至2010年受邀回国接任会元寺的主持。对于刚刚接任住持工作两年的智一法师来说,会元寺存在种种困难,可是,尽管条件有限,他和他的弟子们还是尽最大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
  在曾老的爱心花名册里,像智一法师这样的宗教僧侣还有很多,九鲤湖、湄洲岛、龙华、榜头……在这些山水之间、土地之上,在六根清净、远离世俗的宗教、寺庙里,佛家一直都在宣扬慈悲为怀的善念,所以,这一场爱心助学之旅,他们的善心注定不会落于人后。

 

记者手记

  关于曾老的事迹,赞誉和报道,何其多。或许在一些人心里,曾老已然被“神化”了。然而,这一行,曾老的亲民和幽默,在记者眼里,分明不过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只是这个“老头儿”,他在83岁这样的年纪里,依然“玩心”颇重地振臂一挥,便以其榜样的力量,吸引了无数的有爱之士,一同加入了爱心助学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医生、教师、摊贩、僧侣、企业家、政府官员、普通百姓、高龄老人……
  而在这一天里,记者所遇见的那些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层的爱心人士,他们正是曾老麾下最得力的“将士”,悄无声息地以他们的爱,将这一场名叫“爱心助学”的运动,推动向前!一个人感动一座城,一座城书写一份爱。这一季,全民助学,爱不单行!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