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街道: 外扩的省道 崛起的东城
“行走福厦看文明”第7站·拱辰街道办
【发布日期:2012-07-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辜建建 许帅娟】
拱辰街道地处莆田市区北大门,北倚重镇西天尾镇,西邻市政中心,南接镇海街道。辖区内交通发达,福厦路、胜利路、延寿路、荔园路、西洪路和东圳路、荔港路、下店路、北大路这“五纵四横”市政主要路网贯穿全区,覆盖了街道的绝大部分区域,村村都有公路相通,交通极为便利。在拱辰街道尚未成立之前,单一的福厦路交通要道只给这个区域带来了少量的工业经济,而辖区内原来的各个村仍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2002年后,随着市区“南拓北扩”,原来单一的公路便辐射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福厦路的外衍也使得原本破落的旧路焕发出新的生机。街道开始成为城区扩张的主战场和黄金宝地,辖区内工业林立,楼市火爆,商贸繁荣,拱辰街道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城郊到城区的飞跃,成为城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之一,东城俨然已经崛起。
工业: 交通网覆盖下的“经济宏图”
拱辰街道的工业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福厦路沿线的辖区内开始聚集了一些工业,企业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主要有双驰鞋业、三江化工、泰盛纸业、闽中蔬菜脱水厂等企业进驻。在建区后,原本担任交通要务的福厦路开始外扩,大量往来行驶的车辆不再经过繁忙的街道,使城区的街道开始转化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箭头。转变角色的旧福厦路显然也满足不了逐渐增加的工业企业数量,由旧福厦路辐射开来的各个街道,开始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让工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2002年,三江化工创建“三颗树”品牌并迅速打响拱辰街道工业发展的新篇章。依托福厦路辐射出的便捷交通网,企业效益成倍增长,成为涂料行业发展最快的品牌,是全省最大的精细化工企业。2004年,闽中蔬菜脱水厂改制,由新加坡外商投资组建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保鲜、烘干、腌制蔬菜罐头和果蔬汁饮料。其中来自各地新鲜的蔬果原料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乘着便捷的道路“东风”,开始不断做大做强,成为全市最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止2011年,街道现有工业企业43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产业涉及鞋业、化工、包装、纺织、食品、服装、珠宝、电子等7大类,辖区内有全国最大的足球鞋生产基地——莆田市双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有荔城区最大的民营企业——莆田市泰盛总公司。交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已经外扩的福厦路却仍旧在这个区域里发挥着让人“瞠目结舌”的作用。改变了以道路运输、车辆往来交通枢纽的姿态,旧福厦路却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辐射出多条连接街道内部的重要道路,组成一个仿佛贴金的风水宝地。2006、2007年连续二年荣获莆田市“经济工作先进镇街”荣誉称号,经济的突飞猛进是有目共睹的,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磁场”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2011年拱辰街道的工业总产值32.6亿元,财政总收入7.2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3.7倍、14.6倍。 拱辰街道作为荔城区中心城区率先崛起的主战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拱辰街道审时度势,大力实施“项目兴街”战略和路网建设项目,大做“城”文章。几年来,辖区内城市路网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通过精确定位,科学规划,将旧福厦路作为引点,大大增加了交通网络的辐射区域,带动周围辐射道路的同时,也带动了拱辰街道的工业发展。在交通网域建立之后,街道继续发挥工业强街的优势,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调整工业结构。将在福厦路沿线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平台,不断提高传统工业的竞争力,通过便捷交通引进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自此,一幅在五纵四横交通网覆盖下的工业经济发展宏图已缓缓展开。
第三产业: 东城崛起中的“经济支柱”
如果说福厦路聚集的大批工业企业为拱辰街道的经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那么外扩后的福厦路则给崛起中的东城一个经济腾飞的大好时机。在2002年以前,辖区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2003年,街道利用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福厦路的外扩使得旧福厦路更好的承担了经济发展的重任,破解了土地制约的难题。街道成立后,五纵四横的交通网络逐渐成型,第三产业应运而生,总部经济和服务业开始起步。街道开始增强发展的主动性,根据企业特点分布在不同的城区街道,从而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涌入,汇成“创业新潮”,壮大街道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 2011年,全街道的社会经济总产值为116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达83亿元,占71.6%,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永恩集团为台湾独资企业,集团总部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2011年实现税收2.8亿元,占街道全年财政总收入约三分之一多,成为街道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四通八达的交通无疑是吸引这个批发零售业巨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条又一条横贯城区的道路开用之后,城市化的建设开始风起云涌,其中房地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辖区内有近20家房地产公司在街道落户,其中纳税300万以上房地产企业共有18家,纳税1000万以上9家,纳税3000万以上的1家。从纳税金额看,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拱辰街道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蔚为大观之势,从实际交通道路分布看,我们可以在五纵四横的交通局域网中的每一个枢纽上找到几个颇具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可以说,福厦路的外扩和辐射带给街道的是一个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所有优越的生活条件都要以路为先,如此便捷的交通网让众多市民趋之若鹜,房地产企业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大好商机。 2006年后,商贸服务业成了街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交通又在经济结构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商贸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标志性产业,对交通的要求是更为严格的,在这方面,福厦路退可发展工业,进可辐射出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发展第三产业,甚至更为先进的商贸服务业。红星美凯龙、国美电器、海雄物业等公司纷纷入驻,随着辖区内道路的逐渐通畅,交通设施的逐步改观,在城市街道主干道两侧建成6家四星级以上酒店。福厦路的地理优势和变迁发展,让一个产业结构极为不平衡的街道腾飞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型街道,道路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想见,交通的魅力可见一斑。 但发展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传统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依托良好的发展基础,占据第三产业较高的份额。房地产行业借助城市开发建设进程加快的有利契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占第三产业较高份额,但现代新兴贸易流通方式和服务业态的比重仍然偏小,内部结构不合理。街道目前的相对规模的特色街专业街尚未形成,居民消费仍以实物类商品消费为主,服务类商品消费比重较小。这些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凸显的问题必将通过发挥城区资源优势,以福厦路及其辐射道路为城市主干道的基本骨架,规范引入,引导提高规模档次,促进传统服务业上档升级。
社会发展: 城市建设里的“科教文卫”
道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外扩的福厦路解放了原本老旧的内区路段,赋予了老旧福厦路更多的责任和注入了更大的激情。一条充满活力的道路上不仅需要黄金遍地,“科教文卫”建设中蕴含着道路功能的多样性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条道路上如果只是商铺林立,而缺少了必要的社会建设,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崛起的街道。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商贸业“断腿”的现状,一系列针对经济发展得社会建设项目也在拱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教育事业实现跨越,辖区内有重点中学2所,省重点中学莆田四中于2003年在南郊征地181亩创建新校区,依伴着福厦路沿线,在商业气息浓烈的便捷交通线上增加了几分文化底蕴。全街的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不只是教育事业,医疗事业也有很大的改观。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新校区于2011年10月建设使用,正以“三甲”标准建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街道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于2011年建成使用,各村都设有医疗服务中心,便捷的交通无疑和专业的卫生事业相辅相承,解决了街道上居民的后顾之忧。依托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第三实验小学、莆田四中等一系列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多家高品位商品楼盘正强势入驻,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刺激着房地产业和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打造出东城多个高端商住区。 拱辰街道地处荔城东门,辖区内有2000亩荔枝林,有一片700亩连片荔枝园,80公里的河沟和绵延100多公里的荔枝林带,构成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园。东阳明清民居建筑群、南萁天后宫、瑞云祖庙戏台三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拱辰街道丰厚历史底蕴的来源,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再添上悠久浓厚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相对应的是进行一系列的片区改造,以便更好的把历史文化同商业发展更好的对接起来。东岩山公园片区﹑南郊片区、玉湖新城片区改造,通过片区改造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给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村一个展现文化的机遇和发展经济的契机。利用形成的土地升值圈,街道适时的发展房地产经济,并研究提高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健全面向城市居民的家政、物业和社区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便民利民等文化体系,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就业率和生活品质,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社会发展的谋篇布局是十分重要的。能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来协调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以便捷的交通网络为基础之下的经济全面发展所必须下功夫的一个关键。完善路网,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和投资环境,主动解决纵横交通网里存在的一些问题,拱辰街道正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交通网的环卫设施和交通保洁工作,积极破解道路垃圾的处理难题,为城市建设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在东城的崛起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一个城区的发展始终要依托健全的公路网。无论是老旧的福厦路带来的工业基础,还是已经完成外扩升级的老路和辐射出的纵横的交通网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和相配套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它的发展带给我们更多崛起的理由和条件。走在拱辰街道四通八达的公路上,温馨便捷的商业住宅区、遍地开花的商铺、人文气息浓烈的科教场所、鸟语花香的生态园、相辅相成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面对一个城市所具备的所有因素,我们应该承认,这是路带给我们的变迁。我们应该也明白,修好路,只是一个开始,用好路,才是一种崛起的关键。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