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内河治理方案 大力促进宜居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2014-02-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杨美钦】
关注理由:南北洋“荔林水乡”是莆田引以自豪的一大特色,抓紧内河整治,还“荔林水乡”美景,成为多年来大家关注的问题。随着党的十八大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莆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加快莆田内河治理的呼声已越来越强烈。
城市内河治理涉及城市规划、防洪排涝、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综合治理的目标方向。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民革莆田市委会提交提案,对完善内河整理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具体方案。 提案中建议,应完善排洪排涝体系。针对莆田城区紧靠高山、紧接出海口、斜穿木兰溪感潮段的特殊地形特征,《莆田市南北洋防洪排涝规划》和《莆田市城市控制性规划方案》一定要深度对接,特别城区内河整治高程的规划控制,总体一定要顺畅合理,相应的城区区域规划标高要满足防洪排涝标准。另外,提案提到,按莆田城区的实际情况,总结2011年“9.01”暴雨洪水排洪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制定区域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市水利局提出的“山上蓄,渠道引,河道排,泵站抽”规划思路,较为符合实际,因此建议抓紧开展具体规划布置,特别内河下游的抽排泵站规划,应列入城市控制性规划方案中。 “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截污”,除客观自然因素外,城区垃圾、污水是莆田内河水质污染的罪魁祸首,提案建议加快内河沿线污染源的普查,加快沿内河污水管网的铺设和排污口整治后的接入,合理规划布置垃圾收集点,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减少城市内河人为的污染。并对每一条内河都进行认真的勘察,严格清除违章建筑和涉河阻洪物,组织开展内河淤积清理,以首先满足排洪排涝必须的行洪通道,确保“河畅”。“要清水,有活水”,只有保持河道流水通畅,有一定的流速,才能保证河水清澈,提案提出从四个方面探索“活水”的可能性:一是改造整治木兰陂进水口,加大从木兰溪引水的流量,源源不断有“活水”;二是科学安排东圳水库用水调度计划,在满足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的前提下,留下部份水量保证城区生态用水;三是全面清理改造内河闸坝,特别下游水闸要按潮水位和上游水量变化制定日常性调度方案,实时更换内河水;四是尝试污水处理厂中水回归进内河。还要重视水体自净功能的利用。发挥城区内河长度都比较长的特点,改造部分内河界质面,有意识培植能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形成水体自然生物净化作用。城区内河岸还可结合景观绿化,适当采用一些柔性型式,如木栅、干砌体、芦苇丛、草皮护坡等,既美化又净化。 值得关注的是,提案中提到,内河治理的同时还要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保留“荔林水乡”特色。提案建议,莆田南北洋密布的河网及沿岸的荔枝林带,极具地方特色,要尽量保留原貌,减少砍伐,也保护绿地。治理的同时还要结合休闲、健身、娱乐。内河两岸要留足空间,布置步游道、慢行道,设置景观设施,通过河湖相连,将城市内主要的公园湖泊串起来,点线结合,成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 此外,新拓展的城区,为防洪需要的地面标高一般都高于内河两岸的原地面高程,应规划复式断面衔接,增加行洪断面,又可以保留原有林木。并且应适当保留并修缮内河沿岸古桥、古庙、古祠堂、古码头、古戏台等地方名胜古迹,现代小公园结点与古迹相融并合,传承地方特色文化。一些古石桥原为了舟楫通行,桥面都建的比较高,应部份规划要恢复“小船悠悠”的内河,对跨河桥梁进行认真的规划。
|
- “书院新声”入人心 理论宣讲接地气
- 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开赛 同台竞技 “贴”出精彩
- 十年芳华 筑梦远航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