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叶丰)“我仔细查看了这些啤酒的保质期,可使用的期限在一个月之内,可以放心饮用。”市民陈某一下子买了多瓶铝罐啤酒,准备用于自家餐馆经营的啤酒鸭作配料。 昨日,记者在市区某超市服务台看到,啤酒、洗衣液、肥皂等十多样商品被安放在“临保商品”和“清仓打折”两个专区里,前来购物的消费者经过专区多数被吸引过来,在确保未过期的情况下,一些消费者尝试着买下这些商品。 据悉,这些离保质期限近的商品被业界称为“临保商品”。商场、超市等企业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做出醒目提示,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任态度;同时,由于这些商品降价不少,在较大程度上让利了消费者,对商家来说也减少了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