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今年清明节期间,我市各机关单位、部队及学校等组织人员前往闽中革命烈士陵园开展“铭记·2018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聆听英烈的英雄事迹、参观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网上祭扫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革命英烈,弘扬烈士精神。在闽中革命史纪念馆里,设有前言大厅、五·四运动馆、土地革命馆、三年游击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资料片放映厅等,记录着从1919年至1949年闽中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历史。 5日上午,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今天带孩子来这里是希望他能够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追寻烈士们的足迹,把烈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转化为认真学习、砥砺前进的动力,让他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不忘历史,好好学习,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馆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展厅内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以电、声、光等多种形式,配以闽中人民不同时期斗争的文物、资料、文献,全面生动地展现闽中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翻身做主人和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斗争事迹。五个展馆以时间为经线,展现“五四”运动、建立苏维埃、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个不同革命历史时期412位闽中革命烈士和主要革命领导开展革命斗争的主要事迹。 闽中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从鸦片战争起,闽中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斗争就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莆田地方党组织也于1926年2月26日在莆田“哲理钟楼”建立。从此,莆田成为闽中游击区的发源地和闽中游击队的活动中心。 一九二六年二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莆田建立了组织。隶属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当年12月莆田特区委成立,归属福州地委领导。党在先进知识青年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培养了一批革命力量,从事革命活动。接着,在农村中进行反帝反封建宣传,建立农民协会。一九二六年冬,北伐军入闽,莆田农民抗捐反霸运动蓬勃发展。“四·一二”国民党反动派叛变,莆田的革命斗争,因遭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而转入了新的阶段。 一九二八年夏,党在沃柄村组织了一支红军游击队,开始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1930年8月省委派黄婉军事特派员把莆田的四支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207团。同年11月中共闽中特委成立,第一任特委书记由邓子恢同志担任。12月党和红军部队在新县外坑乡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开展以打土豪、抓劣绅,焚烧地主土地契据为中心的阶级斗争。闽中党组织几十年红旗不倒,一直保持特委、工委、地委级别,领导着红军游击队,坚持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输送红军队伍北上抗日,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被中央军委确认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十五块独立的根据地之一。 “七·七事变”后,莆田的红军游击队编入了新四军,开赴皖南前线,抗击日寇。但当时,莆田的反动当局极力镇压人民的抗日活动,党为了坚持抗战,在群众中继续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一九四一年初,党又在莆田沿海组织了一支海上游击队,向日寇、伪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一九四三年八月,省委机关由闽北移来莆田,海上游击队的骨干组成警卫武装,保卫了省委机关的安全。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梦想窃取抗战胜利果实,继续实行一党专政的血腥统治,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 发动了大规模的内战。莆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地开展抗丁、抗粮、抗税斗争,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九四八年六月,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在福清和永泰边区的大化山成立,一九四九年初闽中支队司令部进驻莆田大洋后,革命武装空前发展,到处摧毁反动基层政权, 钳制与袭击反动武装,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一九四九年四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渡江南下,迅速进军福建。七月底,闽中游击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胜利地会师大洋,粉碎了蒋匪军三千多人的进攻。八月二十一日,莆田获得了解放。八月二十五日,仙游也获得了解放。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党和革命武装组织领导的范围北从福州,南至厦门、漳州二十几个县市,为夺取政权作出重要贡献和牺牲。历届闽中特委委员以上地、师级领导牺牲了6人,中心县委书记、县委书记、红军游击队团以上的领导牺牲了18人,单是莆田市现在的管辖区内就有烈士595人,老红军、红军失散人员220多人。 在长达24年的革命斗争岁月中,闽中地下党及其领导的游击队坚持“红旗不倒”,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许多同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闽中的老同志们奋战在各条战线上,带领前田人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