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64年专注一件事 八旬院士让古老发明荣耀复兴
【发布日期:2018-05-03】 【来源:据《现代快报》】 【阅读:次】【作者:】

(王泽山在指导学生)

 

  “在科研上要做就做前人不敢想、想不到的事……”中国着名火炸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64年如一日,始终以“强军兴国”为使命,用“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执着与坚韧,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21世纪实现“复兴”,重焕荣光。
  2018年1月8日,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近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王泽山院士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19岁,他主动选择“冷门”专业


  
  1935年10月,王泽山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上小学时,王泽山学校的校长、老师都是日本人,在学校里只允许说日语。在家里,父亲悄悄教育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不能做亡国奴。”父亲的话在王泽山心里扎下了根。
  1954年,王泽山高中毕业,报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走进了这所被称作共和国军事科技的“黄埔军校”。在选择专业时,他放弃了当时热门的空军和海军相关专业,选择了陆军系统的火炸药专业,也是班上唯一一个主动选择火炸药专业的学生。有人不解,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过时、基础、枯燥并且危险,一辈子也出不了名”的专业?王泽山回答道,“专业无所谓冷热,只要
  国家需要,任何专业都可以光焰四射。”
  在哈军工学习火炸药的6年里,需要做大量的实验。一次,在做有机化学实验时,王泽山不小心用了一个带孔的软木塞封存实验的中间产物,违反了实验操作规范,被实验员检查发现了。任课教授谭自烈严厉批评他说:“你的实验太不认真,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此,在哈军工养成的严谨细致的科研作风贯穿了王泽山的一生。
  

 解决了国家火炸药领域三大难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各国都存在大量超期储备的火炸药,国际通常销毁处置方法是露天焚烧、海洋倾泻等,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国家有难题,我们岂能当旁观者。”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之后,王泽山和他的团队通过将退役和废弃火炸药分别转化为驱动药剂、化工原料等产品,推动和引领了中国退役火炸药资源化利用的持续发展。1993年,王泽山凭借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0年,王泽山向火炸药的另一个难题“含能材料的低温感”发起了挑战。火炸药对于外界温度的敏感性高,如何避免武器装备的性能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王泽山发明了“低温感度发射装药与工艺技术”,使武器膛压的温度感度降低到3%以下,火炮发射威力提高15%以上。王泽山因此荣获了1996年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时至今日,其材料工艺、弹道性能和长储能力等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当时已61岁的“双冠王”王泽山并没有选择在家颐养天年,他接着瞄准的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攻关整整20年,王泽山团队于2016年成功研发出让中国火炮傲视全球的等模块装药技术,不仅其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还降低了火药燃烧产生的火焰、烟气,减少了对操作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2017年1月9日,82岁的王泽山再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成为国内科技界罕见的“三冠王”,让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21世纪实现“复兴”,重焕荣光。
  

 不畏艰险 八旬院士仍坚守实验一线


  
  肖忠良是王泽山的大弟子,现为南京理工大学火药装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据他回忆说,在研究“含能材料的低温感”时,王泽山为了营造温差大的实验条件,将实验安排在内蒙古阿拉善、青海等地区的极端环境中进行。冬天,阿拉善地区的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夹杂着砂石和扬尘的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连记录实验的摄像机都“罢工”了,可是王泽山在试验场一呆就是一整天。
  一天实验做下来,课题组的年轻人都疲惫不堪,而当时年逾花甲的王泽山晚上还要核对和验证白天取得的各类实验数据,反复查找实验过程有无疏漏之处。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他都会精神焕发地出现在现场。
  2013年冬天,年近八旬的王泽山再次前往阿拉善靶场做实验,实验需要将不同重量的药粒装入不同型号的药筒之中。他怕工人搞错,就一个人早早地到工房,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中,蹲在地上,将药粒一份份用大天平称好、装好。等装药工人来时,他已将实验用药全部准备完毕。
  “现在年轻人都流行追偶像,王院士就是我们科研人员心中的‘男神’。80多岁还坚守实验一线,令人敬佩!”王泽山的博士生王彬彬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跟着院士读博士的这几年,耳濡目染,自己也一步步爱上了这个专业,并决心以他为榜样。
  近期,王泽山将带领团队再次向着火炸药领域又一项重大难题发起冲击。“面对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召唤,面对国家需要,做一些助力工作,为继续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王泽山说。
  
  

做执灯人 不遗余力提携青年


  
  王泽山始终强调自己是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摆在第一位。他常说:“只要能给别人光明,我愿做那执灯的人。”
  听过王泽山讲课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他上课从来不会简单地重复那些已经成熟和定型的知识,而是第一时间将国际上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时,他也总是鼓励学生将新技术及时应用到科研工作中。几年前,3D打印技术刚刚投入实际应用,一位学生突发奇想,想要将之应用于火炸药研究。王泽山听后大加赞赏,鼓励他进行创新性探索。后来,这篇博士论文也得到了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
  王泽山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他是国内较早实践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推动实施了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项目,为南理工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博士生。
  1960年从教以来,王泽山共培养了百余名硕士,90多位博士。有10多人获得国家科技奖一等奖,30多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和国家专利。
  
  

不愿麻烦人 自己开车、订票、做PPT


  
  “要对得住自己的身份,不要想着通过这个你能占有什么。”“做人要诚恳、宽厚,大家在一起共事,首先要考虑别人才行。”这都是王泽山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泽山以科研工作为重,在物质生活方面毫无奢求。为了留出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他尽量不参加不必要的社会活动,因为不想在应酬和吃饭上浪费太多时间。
  “不愿意麻烦别人”是与王泽山打过交道的人的共同感受。69岁时,王泽山考取了驾照,购买了一辆10万出头的紧凑型轿车。平时上下班或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开会、出差,他就自己开车去。一次王泽山参加学术会议,会场保安见他衣着简朴,又是自己开车,误认为他是司机,将他拦下。
  王泽山的这辆车已经开了10多年,有人建议他换一辆好一点的车,他笑着说:“这辆车性能挺好的,够用就行”。
  让王泽山的90后博士生们印象深刻的是,除了现实中的指导,老师还经常在微信上和他们交流。平时出差订机票、预订宾馆,他都自己在网上操作完成,从不要学生帮忙。一些重要的PPT和汇报材料,他也自己做。近年来,王泽山出的每一本专着,从文章的打字、排版、绘图,到封面的设计,无一不是他亲力亲为。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