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 0年代以前,是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为保障供应,控制销售,国家对主要商品全面实行按计划凭票供应制度。至今,留在我记忆里的主要票证有: 粮、油、布、卷烟、食糖、鲜蛋、猪副产品、黄豆制品、水产品等;这是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食品按计划供应,各地都采取的一项措施。 那个时候,各种票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票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但一般定量较低,致使好多紧俏物品,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所以每到年关,大家时常攥着各种票证,在各个商店门口排起长龙购置年货,虽说人多,却一个跟一个,从没见过后来的乱插队,秩序一片井然,真可说是春节前的一道特殊景观。 我亲身经历了那个票证年代。说起来,那是1974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意外地从农村调到福州工作,这在当时的人看来,无疑是捡了个天上掉下的馅饼。我自己也庆幸能有这样“出头”的日子。于是调令来后,赶紧去办户粮迁移手续,这需要一系列的表格、证明、盖章,从生产队、大队、公社到县粮食管理部门,跑了三天,终于办齐了。我也头一次知道了这个程序叫“农转非”。 但进城前我却发愁了,因为我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平日在乡下,穿的都是打补丁的旧衣裤。如今要去工作了,好歹也得做两套新衣呀!当时,我最羡慕城里人了,觉得他们的衣着,不管黑白或灰蓝、军绿,都显得美观、大方,甚至工人穿的工装,也叫人向往……而在农村,人们根本不讲究,有啥穿啥,加之手头的钱少得可怜,偶有一点收入的,大多也只能买布做衣服,很少有人去买现成的。而且那时使用布票购布,主要用来制作被褥、衣服。布票也分不同的尺寸,可以根据自己身高需求,与布店店员商量购几尺几寸合适,以免浪费,之后便请人剪裁制作。在我生活的乡村那里,只有春节到时,一些经济稍好的家庭,才会拿出一些钱,给孩子做一身新衣服。但我家则不能,一则贫穷,二则多子女,没钱,布票也不够用,母亲只能在两年中给年龄小些的弟弟、妹妹做新衣服。我年龄居中,也很少轮上。我过年的“新衣”,往往是用染料染过的旧衣服改制的,不过穿着倒也觉得新鲜。这一回,为了我上省城工作,母亲将家中所剩布票全都拿出来,还给邻居借了点钱,给我做了两套服装、一套内衣。因此这一年,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到了该做新衣的时候了,却因布票被我用了,只好穿旧衣服过年。 来到城市后,头一天我就被告知:从此,吃饭用粮食本购粮;燃煤取暖做饭,用购煤本买煤、柴;海产、禽蛋等凭副食本购买;除此,买棉花要棉花票,在外面吃饭要粮票(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两种)等等。尽管,种类繁多复杂,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厌烦,为什么?因为心想有这么多票证,至少可以让我衣食无忧了。因此领了一叠票证后,我还喜孜孜地、而且细心把它们统统收集在一个匣子里,这匣子便成了我生活的“百宝箱”了。顺便说一下,后来那些年月,单位有时还会发一些奇缺用品的票证,比如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价格不菲,少数有急需的要提前申请才能领到,要不,只通过特殊关系才能搞到。但这些票证对我来讲只有望而远之,因我那时每月工资才二十多元,若要买自行车,得半年不吃不喝才行。 话说我的“百宝箱”确实解决了我生活的一些急需,但“好景”不长,首先我发现粮票不够用。我从农村来,饭量大,人家一天才吃六两,而我每天吃下一斤半“粮票”也不觉得饱。那时我每月定量是二十八斤,一月刚过二十天我就“粮草告急”了。当时,我每个月只能拿出八元寄回家,留下十几元过日子,所以也没剩钱、更不敢偷偷去买粮票。每逢粮票告罄,只好硬着头皮向老同志去借。日积月累,不觉一年过去了,竟欠下别人一百多斤粮票。可饭还得吃呀,票只得再借,于是又一次次重复向人家开口,却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能还。幸亏不少老同志早都看出我的窘境,不但每次都多借给我,还笑呵呵对我说:“小朱,你能吃就吃,别饿着。”还有的说:“有需要尽管开口,别提啥还字,知道吗?”说得我心里一热,连连点头,感激不尽。还好,那时我年轻,报答他们的主要行动是每天提早去食堂打开水,打扫办公室,并偷偷为他们擦桌子。还有我那时不会喝酒,逢到偶发酒票——如四特酒、或洋河、双沟酒,城区每户1斤;但对能喝酒的人来说,这点酒几天就能喝完。因此我一拿到酒票,就硬塞给会喝酒的老同志,以表我“报答”的寸心。 但在吃饭这问题上还是差点出了事。我有一个擅长工笔画的城里朋友,有一次拿了自己偷偷画出的粮票请我鉴定,我夸他画得真象,他就说:“那去饭店试一下如何?”我连忙说“这哪行?”他却昏了头说:“画了两天了,试试看我的画技如何。”恰好那天我还没吃饭,于是心中忐忑不安地跟他进了一家饭店。哪知票刚递过去,就被火眼金睛的老收票员认出来:“啊?假票!”一声吆喝,吓得我俩撒腿就跑,也不知转了几条街,俩人这才停下脚步,喘息的当儿抬头一看,巷口挂的牌子竟然是“东街派出所”,于是他看我、我看他,惊恐中尽量假装镇静地走开,但俩人的心却慌得差点跳出喉咙。 印象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种票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甚至成为一些收藏家的“新宠”。随着40年间过去,物资缺乏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还了。如今的人们,吃饭不单是填饱肚子,更是为了追求舌尖上的满足,穿衣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御寒,而是为显示自己的个性。我想,从这个时代走出来的人,对这样一个富足安康的年代,心里总会怀着一份感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