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游三亭荔枝林带
【发布日期:2018-06-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莆田号称荔城,郭沫若于1961年路过莆田时,以“荔城无处不荔枝”赞之。莆田的荔枝,有唐代古荔“宋家香”;有下横山宋荔“状元红”。 三亭荔枝林带是莆田市少有的一大片一大片荔枝林,其间有不少百年荔枝树,树龄越老,荔枝的肉质越佳。在圆智庵边有一棵荔枝系明代古荔,有500多年的树龄,高达9.6米,树围达8米,冠幅为16平方米,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需5个成人才能合抱。圆智庵的明代古荔,与新度下横山的“状元红”、荔城的“宋家香”形成了莆田不同朝代荔枝的谱系,是莆田作为荔城的符号,它是荔城唐荔、宋荔、明荔的实物见证。每年自夏至秋,荔枝林带上的荔枝熟后,硕果压枝,累累团团,摇摇欲坠,香飘四野。
  三亭荔枝林带浓荫重重,林带的步道有通幽的曲径,也有较敞亮通透的明道,可散步,可健身,可休闲游玩。荔枝林边有古木奇形怪状,闲花五彩斑斓,又不失洁净美适。在荔枝密林下设置林荫活动场地、莆仙古建筑茶室、古亭廊、彩绘雕像,休闲广场、观鱼台及亲水平台与游憩中的人影相映成趣,令游人流连忘返。
  栈道的出口处,三亭圆智庵的大雄宝殿出现在大家眼前,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的殿群坐落在荔枝林带环绕之中。我们走近圆智庵前,从庵里走出一位僧尼,听说我们前来游玩,便领着我们参观起来。她自称是本庵住持妙涵法师,向我们介绍这个千年古庵的历史建造沿革和古今建筑格局。她说,建于唐初的三亭圆智庵,为莆田境内最早设立的第三禅院,有“兴化平原第一庵”之誉。
  圆智庵历史悠久,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漫长的岁月中,有明代万历皇帝的国师陈经邦及清代纪晓岚、乾隆皇帝在内的数十位历史名人与圆智庵结缘,传为佳话。圆智庵内丰富的文物,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诗人前来考察。该庵尚存的明代“聚星门”石刻,见证了明嘉靖年间莆阳人民团结一心抗倭斗争的史迹。圆智庵有一座孝子坊,虽于1967年破四旧时被拆除。但幸运的是乾隆皇帝手书横额“孝子坊”和纪晓岚撰写柱联“少寻父长负骸两度滇南殚子职,行格天书传世千秋道佐合公平”石坊的其它石构件大部分尚存。
  圆智庵又是当年地下革命活动的据点,莆田地下党负责人苏华、黄国璋、张伯庭等在修池法师巧妙掩护下,曾以圆智庵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地处荔林水乡之中的圆智庵,不仅有景致深厚的历史底蕴,周边还有百株古荔成林,小桥流水,是市园林部门确认的“最美的景观绿地”,吸引了无数游客、香客前来旅游、朝圣。
  莆田南北洋河道纵横交错,沿岸荔枝成林,站在高处望去,蔚为壮观。据悉,近年来莆田市已投入上亿元资金,充分挖掘荔枝生态资源优势,用荔枝来点缀、绿化、美化家园,因地制宜,逐渐建成一个“水清、河畅、岸绿”、具有荔林水乡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绿廊运动系统。
  走在前边的老吴回过头来告诉我们,莆田市整个荔枝林带设计定位为以滨水荔枝林带为特色,传承荔枝及荔城文化内涵,并融入旅游景观元素,形成以保护、休闲为主,兼顾健身、旅游、体验的都市滨水生态文化廊道。其结构为“一带连六园”。“一带”为由南至北的水乡风情荔枝林带,“六园”为以道路分隔形成的六个主题园区,分别是荔水长流、荔园诗韵、荔蕴水乡、荔境仙踪、荔林听语、荔景如画。全力打造集休闲活动、健身游憩为一体的绿色滨水生态“荔”廊的缩影。为莆田市人文、自然、生态、环保的人居环境增添一道道风景线。(李福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