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仙游沿海地区流传一个笑话,有个铁匠收了一位徒弟,学艺两年,即将期满出师,铁匠师傅告诉徒弟:“我还有一项绝技,尚未传授给你,你若有心学习,可以继续留下,师傅自当免费教导。”于是,这位徒弟就留了下来。 在古代从师学艺都要给师傅奉上“谢师费”。学徒期内,当师傅的管吃管住,但不付给徒弟任何报酬,至多就给一点零用钱。师傅收了学徒,就等于得到免费的帮工! 时间又过了半年,这位徒弟除了天天重复着已经学会的打铁手艺,为师傅赚钱,并没有学到新的技术。当徒弟即将回家的时候,师傅神秘地告诉徒弟:“为师教你一项绝技,你可要记住!铁块烧红以后,千万不能用手去拿!” 这算什么绝技?却让徒弟为他做了半年免费的帮工,这个师傅的心也太黑了!于是,这个师傅不但为同行所不齿,还受到了四乡八里村民的唾骂! 其实这位铁匠师傅背负几百年的骂名,是天大的冤枉! 故事发生在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8年),位于兴化府沿海村庄,有一位名叫李铁钟的打铁匠。李铁钟传承祖上百年技艺,打铁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但是,不知是何原因,李铁钟的祖上立下一条规矩:不打造兵器。上辈人告诉他,兵器是杀生凶器,制造凶器与杀生并无两样!因此李铁钟坚守祖训,不管是谁,出多少钱,他都从不违背规矩。 李铁钟在两年前收了一位名叫鲁天沁的山区远房亲戚当徒弟。鲁天沁从小读过几年书,为了谋求生计,他放弃了求取功名,当上打铁铺的学徒。鲁天沁生得眉目清秀,而且心灵手巧,深得李铁钟的厚爱,在授艺过程中,总是顷尽所有的技术,细心教导。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鲁天沁已经精通打铁的技艺。看着这位徒弟,李铁钟有着解不开的心结:李家铁铺从来不打造兵器!但是,祖上珍藏制作兵器的秘籍该如何传承下来?还有李铁钟生有一子,早年因妻子病逝,他把儿子托给岳父抚养,长大后就在外地经商,他家祖传绝技也将在他手中断绝!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鲁天沁学艺即将期满。有一天晚上,从家乡来了两位村民,要求李铁钟打造150支猎刀,被李铁钟一口拒绝!然而当两位村民说出事情缘由之时,李铁钟却产生了犹豫。 原来在3天前6名倭寇进山,四处侦察,还爬到山顶绘画地图,正好遇到本村3位猎人,倭寇怕事情败露,杀死2位猎人,有一位猎人逃回村里,召集20位猎人,进山围杀倭寇。猎人们杀死了5名倭寇,夺回了他们绘画的地图。不料却有1名身负重伤的倭寇被逃脱了。村民们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几个山村聚集150位猎人,开始操练武艺和射术。但是,村民们也知道,要抵御倭寇,必须打造一批精良的武器。村里保存了一把削铁如泥的猎刀,听上辈人说是李铁钟祖先赠送的宝刀。李铁钟听了,叹气地说:“不错!那把猎刀就是我的祖先打造的!我的祖上遗存一套打铁秘籍,里面也记载了这件事情。但是,我可不敢违背祖规!”正在门外探听的鲁天沁夺门而进,跪在地上说:“师父,倭寇即将来犯,我家乡亲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你可不能见死不救!”李铁钟想了想,说:“既然如此,我就把秘籍交给你,你再留下半年,自己动手,制好刀坯后,运回山里,用山涧的冷泉淬火,才能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刀。”于是鲁天沁接受秘籍,潜心研读,很快掌握了打造兵器的技术,就开始日夜赶工。李铁钟根据自己的经验,精心指导。每制成刀坯(也就是半成品)50支,师徒两人就与村民秘密运回山里,再起炉灶,制造成形后经过淬火试刀,果然这些猎刀锋利无比,可以斩断他们缴获的倭刀。半年过去了,鲁天沁就要返回家乡,李铁钟请了几位乡亲和同行好友,摆下酒席,为徒弟送行。饮宴过半,李铁钟站起来对徒弟说:“半年之前,为师答应你,要传授打铁绝技,其实并非什么精妙的技术,就是铁块烧红了,不能用手去拿!”此话一出,在场的客人都愣住了,酒宴未了,人们纷纷离席而去。有谁还愿意与这种人为友? 鲁天沁回家以后,村民得知那个当时逃脱的倭寇带着一百多人向山里杀来,猎人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凭借有利地形和锋利的猎刀、弓箭,把一百多人倭寇歼灭在山里。倭寇见派出去的人没有回来。知道情况不妙,正要尽点兵马杀向山里,刚好戚继光抗倭大军开到兴化府,与倭寇进行激烈的战斗。山村的猎人们闻讯也赶来助阵,终于扫平沿海的倭患。猎人们带回20支猎刀,作为保家安民的武器,把130支猎刀全部送给戚家军。官府发文褒奖参加平倭的猎人和李铁钟师徒。但是,李铁钟和鲁天沁早已远走他乡谋生去了。 多年以后,李铁钟回到家乡。在朋友相聚时,有人谈起当年他受人误解之事,李铁钟笑着说:“做人做事,只要不违背天理良心,又何必在乎别人如何看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