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空隧道,追溯先祖的迁徙路线图,仿佛呈现无数条纵横交错向前奔腾的河流,几经曲折最后汇聚其涧某滩,涓涓清泉滋润原野大地。在那里有读不够的祠堂,燃不尽的篝火,滴水穿石般殷殷切切,倾诉先祖百年沧桑的历史足迹,解读人杰地灵的峥嵘岁月。 “衣冠南渡”的移民浪潮,是在怎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呢? 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发生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但是,到了西晋末年发生了永嘉动乱后,西晋灭亡。取而代之的东晋,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新政权时“中原冠带,随晋室南渡者百家”。“百家”比喻百多家姓氏。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咏史怀古,就是大批北方居民南渡的写照:“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部,东晋以来这里成为王导、谢安两大家族的聚居地。 《闽书》记载:“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姓,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 仙游县鲤城镇城内街济川巷的林氏宗祠,明代石刻祠联突出源流: “南渡衣冠推着姓 ;清源谱牒衍余庆” “乔木盘根枝叶茂;中州衍派本源长” 海内外林氏到河南卫辉、郑氏到河南荥阳、谢氏到河南南阳,及其他姓氏前往中原寻根谒祖,纷纷捐资勒石题铭。 晋代中原“八姓”南迁以来,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散居晋江之滨的“八姓”后裔相约结队登上泉州郊外一座山采菊,眺望中原,思念故乡。原本没有名字的这座山缘此取名“九日山”,现已成为侨乡泉州着名的风景区。(《福建当代游记选》第103页)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思念亲人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史学家考证,西晋末年大动乱,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口多达70万人。 第二次“衣冠南渡”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时期。 当年46岁的诗人杜甫目睹兵荒马乱的大动荡,满腔悲愤写下《春望》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簮。 安史叛军攻克潼关,长安陷落……“中原板沸,衣冠南走”。七八年间,山河破碎,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北方居民大批南迁逃避战乱。诗人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诗: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墙,归人掩泪看。 这首诗语语沉痛,字字血泪。把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安史之乱的憎恨,十分深刻地表现出来。(《新编唐诗三百首》)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北宋末“靖康动乱”时期。 北宋自太祖建国,到仁宗中兴,而自哲宗大兴党争、徽宗昏庸无道,“靖康之祸”便酿成了。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金军第一次南下伐宋,围太原、破燕京。所向披靡,直抵开封。大难当头,宋徽宗匆匆禅位于长子赵桓。第二年(1126年)宋钦宗赵桓登基,改年号靖康元年。徽宗自号“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在开封军民加强防守,抵御金军之际,借口敬香还愿,南逃避难,直至开封解围才溜回京城。而钦宗的新政权,以议和为主导,不思备战。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蓄谋已久的金军分两路第二次代宋,一举攻陷北宋京城开封。至此,苦心经营167年的北宋王朝土崩瓦解,江河日下。金军将俘获的徽宗、钦宗二帝及大臣、妃嫔三千余人押解出城前往金营时,号啕痛哭者有之,拉扯不前者有之,咒骂连天者有之。大批中原居民随着败退南逃的赵宋皇室、王公大臣等仓惶出逃。年底逃至浙江,定都临定(今杭州),徽宗第九子赵构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改年号建炎元年(1127丁未)。 南宋朱熹《跋吕仁辅诸公贴》云:“靖康之乱,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福州市郊有个名叫藤山村的地方,《藤山志》记载:“唐末宋初,居民鲜少。赵宋南渡后,避乱者渐次迁藤,至元朝始成村落。” 藤山村是江南地区大多数“衣冠南渡”村的缩影。 福建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之一,与祖国宝岛台湾仅一海之隔,春秋时属越,战国时属楚,是我国历史文化较为集中之地,同时也是姓氏文化荟萃之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姓氏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地方社区,渗透于民众生活和传统习俗之中,并且传播至台湾以及海外许多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原居民南渡福建,影响最深远的是发生在唐代。 清代光绪年间《漳州府志》记载:“从唐侯者五十八姓,惟许氏、卢氏、丁氏、家有谱牒,采以立传,其余姓名出自陈谱。”这段史料说的是五十八姓入闽的重大历史事件。 唐初,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朝廷为平定福建漳州地方“蛮獠啸乱”,任命河南固始人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陈政率府兵3600人及123员将校南下入闽作战,因战事失利,退守九龙山。朝廷又指派陈敏率五十八姓兵员驰援福建。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卒,其子陈元光代父领兵上战场,经过九年战争,终于局势平定。 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决定设置漳州郡。 河南《固始县志》记载:“入闽将士及眷属9000人均就地落籍。”陈元光(唐侯)被尊为“开漳圣王”,民众建祠纪念。 唐代五十八姓的中原居民入闽,规模大,影响广,是“南渡”的重要支流,其子孙后裔代代相传“老家河南”。 唐末,僖宗光启二年(公元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5000人,从王绪义军南下入闽,其乡民有27姓(或说34姓)中有卢姓,这又是河南世系。例如卢铉由光州固始县随王氏部队入闽,卢铉的后裔散居福清、惠安、莆田、漳浦、永定、郡武等地。(《福建卢氏汇谱》第33页) (卢元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