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读书之乐
【发布日期:2018-06-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可以说,每读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借以呼吸新鲜空气,看到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并分享人生的经验、快乐、忧伤、愤怒,有时还会产生对人生难以忘却的感悟。
  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单四句,道出了读书的美妙意境,说出了书籍给人带来的那份难以言表的快乐。退休后的我,无其他嗜好,唯独喜欢捧书而读并乐在其中。
  读书之乐,乐在读之。记得小时候,我曾在路灯下借助微弱光亮,读过《水浒传》连环画册,在操场上幕天席地读武师豪侠。上了初中以后,看过《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在夏夜里一边饱尝蚊叮虫咬之苦,一边享受着读书的欢乐。工作以后,则会在工作间隙阅读优美的抒情散文,在被窝里浏览情意绵绵的小说。退休后,不愁吃和穿,孩子也已长大成人,平时闲暇时间较多,阅读自然成了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事情。
  读书之乐,乐在思之。有了一定的年纪和阅历再去读书,会有与年少时读书不一样的体味。再读鲁迅,我读懂了《呐喊》中的忧虑与希望、《彷徨》中的无奈与关怀,减少了几分对闰土的愤懑,增添了一些对阿Q的悲悯。再读杜甫,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千疮百孔,听到了荒郊旷野上悲凉的哀鸣。再读《简·爱》,体会到了主人公独立、坚强与追求自我的勇气。
  读书之乐,乐在痴之。好读书之人,书的来源不外乎为借阅和购买。我是借得多买得少,不仅因囊中供我买书的钱少,更因为借来的书读得快,要还;借来的书读得细,还了就读不到了。尽管如此,我书橱里的书还是逐渐多起来。在书店、书摊只要看到好书,即使勒紧裤腰带也要买回来。
  读书之乐,乐在怡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雄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清哀婉,“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怅惘感叹,一一浮到心头。春读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开琼筵双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夏读王羲之《兰亭序》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秋读欧阳修《秋声赋》中“奈何以非金石之质,与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冬读孟浩然《兴雅志》中“踏雪寻春,诗酒相酬”……一年四季,而不知老之将至。
  读书之乐,乐在染之。培根在随笔《论求知》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要想获得生命的充盈,境界的升华,性情的豁达,阅读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书是良师益友,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对于读书,莎士比亚曾有精辟的论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日积月累地服用这种“营养品”,读书人应会少了些媚俗多了些典雅,少了些浮躁多了些平静,少了些平庸多了些睿智。
  如今虽说进入了网络时代、读图时代,但在闲暇之余拿起一本书,或静坐于书房,或游走于户外,或倚靠在床头,或平躺于草坪,无论是深入精读,还是泛泛而读,散发着油墨的书,裹挟着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必定能够润泽心灵。

  其实,无论何人,不管在工作之余,还是假日小憩之时,细读一本书,静思个中滋味,既能放松身心,也可在读书之时有所收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书如衣、如食、如屋、如车,有书做伴,人生不寂寥;有书做伴,恰似亲人来。书香润心,修身养性,天地自宽。

                                                                         (雨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