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IPO“堰塞湖”水位大降!重质不重量,上半年过会率53.7%!
下半场或更趋严
【发布日期:2018-07-0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上半年,A股IPO生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过会率降低、审核数量降低、新增申报企业数量下降、反馈用时大大缩短、撤单数量增多超去年全年、平均募资规模上升等。

  过会率创新低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发审委共计审核了108家公司(不包括10家取消审核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58家获得通过,过会率为53.7%。在上述108家企业中,还有44家被否,6家暂缓表决。

  反馈用时大大缩短

       新时代证券研报显示,目前IPO在排的162家企业中,2017年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468天,2018年至今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309天。2017年初至今预披露更新的企业平均反馈阶段为333天。

  终止审查企业增多

       与 2016、2017相比,2018年至今终止审查企业数(122家)明显增多。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矩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发审委IPO审批从严决心坚定,目前首发审核过会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大量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净利润未达门槛的IPO在排企业选择撤退;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掀起IPO撤退潮,业绩不达门槛、股权结构不清晰等因素是公司放弃IPO的主要原因。

  “堰塞湖”水位大降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申报企业共108家,而同期2017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申报企业数量为173家,今年同比下降了35.57%。同时,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22家,其中已过会27家,未过会295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88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

  平均募资规模提升

       新时代证券研报显示,截至6月22日,证监会共发布IPO批文52家,其中除工业富联外,已披露招股意向书48家 ,平均募集资金规模10.69亿元。2017年全年,证监会共发布IPO批文401家,平均募集资金规模5.37亿元。

  IPO企业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上半年被否企业数量众多,通过梳理发现财务数据是否存疑、是否具备持续经营能力、信息披露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关联交易、股权结构、募集资金使用、公司内控等均是发审委更加关注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

  以质量为先特征将更明显

       潘向东认为,2018年下半年A股IPO审核将会呈现以下态势:一是将会进一步趋严,追责也会执行的更加严格;二是审核节奏会加快,但通过率并不会显着增加;三是审核将会进一步向新经济企业倾斜;四是优质企业上市的排队时间会缩短,上市速度会进一步增加;五是IPO堰塞湖现象将会得到缓解,监督制约机制也会进一步完善;六是带病IPO企业撤回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券商投行严把关也会升为常态。                       

 (中证)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