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出宰相廉官的地方
【发布日期:2018-07-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郑志忠】
  自古以来,仙游大济民众就有“家贫子读书”的风气,将读书视为兴家荣宗的重要途径,文化教育事业颇为发达。从唐至清,境内各类书院、社学、私塾、义学层出不穷,出现了“村南村北皆书声”的勤学盛况,培育出叶顒、叶顗、林英、陈次升、余立丰、郑照等一批历史名臣廉官。
  当你走进仙游文庙,会看到一块“宋尚书左仆射正简叶公神道”石碑,石碑上的“叶公”正是南宋孝宗时的宰相叶顒,“正简”是宋理宗以“正事、正言、正道”之意,追其谥号。叶顒是宋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叶顒主张“清廉忠公”,为官三十余载,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都能做到清正廉朴,家中不增置一亩田,不盖一间厝。刘克庄曾留诗“在昔正简,谋国清忠,何以家为?卧僧榻终。”丞相无家曾住寺,如今有几人知道叶顒的故居何在?宋理学家朱熹曾抚其碑曰:“后世必昌”,赞其廉洁奉公,必佑子孙昌盛。
  当时有诗为证:“古山千年不能变,濑水万载永长流。”叶顒故里古濑是大济镇的一个小村落,人才辈出,名臣相继,是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溯源至唐代武德大夫叶清,他曾率兵驻扎古濑,辟地置屯,以粮养兵,营农积粟,通商惠工,确保方圆百里安康。宋景德二年(1005)叶清后裔叶宾登进士第,累官都员外郎、南剑州通判。叶宾为官恬静,生活简朴,穿布衣、吃素食,以文章教授士子,以耕作教育农民。叶宾次子叶任,荫授德化县尉,后调任泉州司户参军,敢于主持公道,善于“寒中送火”,广受百姓赞誉。叶宾侄孙叶确,宋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官至河北提举。叶顒的兄长叶顗,宋宣和六年(1124)应武艺谋略科考试,得首选,被授予承节郎。靖康元年十月,金兵大举攻宋,叶顗一心保卫京都,日夜守护,力战金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时年二十九岁。叶顒的弟弟叶岳页,宋靖康元年(1126)中选大学士,乾道元年累官至同知枢密院摄尚书事,封右平章尚书。叶顒曾侄孙叶大有,宋宝佑元年(1253)任刑部尚书,他为官清廉敢言,关心国事,向理宗皇帝上过120多篇奏章,触犯权贵,屡遭攻击。在古濑村,单叶氏一族,就出过许多名臣廉官,他们以行动传扬清正廉洁之风。
  端正人心,善化风俗。大济名臣廉官辈出,源自善化人心的族规祖训熏陶。善化是一种力量,体现在宋宣和六年(1124)进士苏钦的三代传承。苏钦初任惠州录参,改任闽清县、闽县、新建县知县,担任巴州州守、阆州知州、利路转运使,他一生为官节俭,清廉善治,不但以身作则,还经常教导属下廉政奉公,不得徇私舞弊,深得百姓爱戴。他公事之余,勤于撰述,着有《两汉提要》十卷。苏钦的儿子苏洸,以父荫补官,初任江西余干县尉,因清正廉洁,提任为临川县知县,历任桂林、高州、雷州、新州、辰州知州,执政为民,兴利除弊,两袖清风,被称为“廉吏”。苏钦的孙子苏权,宋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授任浯州推官,升任辰州知州,深谙其父廉政之道,常以“止足”家训自勉,着有《春秋解》三卷传世。
  “廉政起风波敕封清官扬正气,忠贞报社稷钦赐贤令传佳声。”明朝户部尚书郑纪撰联赞大济翁都郑照为官清廉。明英宗正统年间,郑照历任江西安远县令、德安县令,施政有方,政绩卓着,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被御赐为“廉官第一”,并赐“贤令尹”。他一直坚守廉洁的情操,乡亲们称他为“清介先生”,江西德安县民众建乡贤祠祀奉他。仙游知县刘方为郑照画像题赞:“青松比操,秋水同清,云端双鹤回,花里一琴鸣;留西江之遗爱,祀乡贤以令名,景仰先生之峻节,以作后学之表率。”与郑照邻村的大济洋坑郑远,清雍正五年(1727)进士,初任直隶隆平县知县,改任北路同知、金华府教授,升任宁绍道台、浙江按察使,他善能理事,办案神明,政绩显着,又清贫简朴,为政清廉,卧不席褥,食不兼味。
  重温这些名臣廉官的故事,我不由得对大济这方水土肃然起敬。廉官感人,谏臣可敬。大济坑北陈次升,是个真正不苟合的谏臣。宋熙宁六年(1073)他登进士第,初任安丘县知县,提任为监察御史。宋哲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察访江苏、浙江、湖南一带,掌握蹇氏父子侵害百姓的劣迹,向皇帝上书检举弹劾这两个贪官。宋绍圣元年(1094),他复任监察御史,转任殿中丞,被提拔为左司谏。宋徽宗即位后,他升任为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向皇帝提出6条治国建议,忠君爱民之挚情跃然纸上。陈次升一生为官,三次任监察御史,累官至朝散大夫,敢于谏议,公正无私,一心报国。
  回眸历史,翻开大济名臣廉官留下的光辉一页,埋在故纸堆里那高贵的灵魂,那坦荡的品格,那为民的政德,这就是先正之遗风,传承之魅力,将永远流芳史册,馨香百世,为世人所景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