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味,芳香四溢;茶之悠,回味无穷;茶之史,源远流长。 ——题记 民间有一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茶,是福建韵,更是中国魂。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清香雅韵的铁观音就是其中代表之一。铁观音的功效数不胜数,它可以抗蓑防老、生津止渴、减肥健美、清热降火……另外,铁观音还有“七泡留余香”之美誉。下面,我们就乘着“觅茶号”,共同进入铁观音的世界吧! 前奏---观茶记 我拿了一小撮铁观音置于掌心,静静端详。墨绿微黄,条索卷曲,形态各异:有的呈螺旋体,有的似蜻蜓头,有的像青蛙腿……且具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我兴高采烈地嚼了嚼未泡过的铁观音——苦中带甘,恰到好处。如果将铁观音置于耳际,轻轻捻搓,隐隐约约会有“滋啦滋啦”的声音,如油刚沸腾般,又好似一曲竹林风浪。 间奏---泡茶记 泡开后的铁观音又会是何种模样?我寻思道。于是,煮水泡茶,一探究竟。我精心挑选些许茶叶,放进玻璃杯,并倒入沸水。顷刻间,热气升腾而起,水似龙卷风起漩涡。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浮在最顶上的茶叶,仿佛身怀绝技的逍遥剑客御剑飞行,相互切磋。几分钟后,水变为琥珀色,我的眼帘溢满清新。大部分茶叶渐渐沉入杯底,做起了香甜的梦。两三片悬于水中,犹如轻飞漫舞的蝶,不一会儿也沉下去。仅有一片茶叶依旧浮于水面,压根儿不受重力的影响,像一叶孤舟行驶在平静的江面上,飘飘悠悠,真是“孤行碧波上,舟在画中游。”我不禁被带进了这幅壮丽秀美的画卷。此时,我仿佛闲坐扁舟,眺望着山水阡陌,渐行渐远,直至天涯的尽头。在这里,我似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只有江海的波涛萦绕于耳…… 尾声---品茶记 茶泡好了,怎能不品一品呢?古人说茶“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我倒了一杯,醇厚馥郁萦绕鼻尖,忍不住轻啜慢品。起先,一阵苦涩溢满口腔,不久,喉咙又丝丝甘甜。品清茶,令我有些仙风道骨的体验。铁观音是香气怡人的,它没有可乐的霸气,更无拿铁的华丽,却留下了平凡纯粹的茶香和茶水,发人自省,清新静心,这难道不难能可贵吗? 如果没有茶,陆羽只是个凡夫俗子,更不会有“茶圣”之美誉;如果没有茶,就没有“七泡余香铁观音,千年古韵沁人心”这样绝美的诗句;如果没有茶,我们就无法从茶中顿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我们不仅是在喝铁观音,不仅是在品茶,更是在悟道,修身养性。因此,我们要弘扬茶文化,让中国的茶香飘向国际,让华夏文明在世界熠熠生辉! 评语:做为一名福建人,跟茶更亲近些。品茶悟道,更是人间美事。作者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境界,难能可贵。从观茶、泡茶到品茶,由表及里,调动眼、鼻、耳、口等各个感官的觉知能力。最后进行主题升华,悟道心中,的确有股仙风道骨般的超然逸气,令读者也忍不住想随他去品茗一番。 指导老师:胡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