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
我国科学家揭示上海大气污染纳米微细粒子形成化学机制
【发布日期:2018-07-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新华社上海7月21日电(记者 吴振东)近日,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上海大气中的硫酸——二甲胺——水三元成核现象,揭示了上海大气污染纳米微细粒子形成,也就是所谓大气新粒子形成的化学机制。这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7月20日,该研究成果以《中国典型超大城市的硫酸——二甲胺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
  据论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琳介绍,由人类活动或自然活动所带来的大气颗粒物直接排放,在科学上叫作“一次排放”,然而,在空气中时常发生着的,还有颗粒物的“二次形成”,其中的一种形成过程是:大气中部分气体分子随机碰撞,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化学键而生成分子团簇,分子团簇进一步生长则形成了纳米微细粒子,也就是大气新粒子,期间发生了从气体到凝聚态的相变。这些纳米微细粒子的继续生长,则可造成大气PM2.5污染。
  解释了高污染城市大气中的大气新粒子形成事件,就能为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尤其是大气颗粒物的二次形成提供潜在的防治措施,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雾霾污染和更大尺度上的全球气候变化。
  王琳认为,在中国典型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加强对污染物一次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对污染物的二次形成也应予以同样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对参与大气新粒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化学物种应该有更具针对性的控制,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提高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等,从而有效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减轻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此外,如将这一机制运用于全球气候模式中,能更好地模拟全球大气颗粒物乃至云凝结核的数目,理解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趋势。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