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四川一家四代人为红军守墓80载
如今接力棒传到90后女教师冯炼手上,她说守护的是一种无畏精神
【发布日期:2018-08-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830多座墓打扫下来,一家人得花好几天时间

       提示:

  在四川省南部县长坪山上,有一家人为红军刘连长守墓80多年,26岁的冯炼是第四代守墓人。刘连长的名字叫什么,他从哪里来,无人知晓。
  战争年代,冯炼的曾祖母陈韩氏曾获刘连长帮助,军民情深。在一次与军阀抗争中,才25岁的刘连长英勇牺牲。陈韩氏膝下无子,视刘连长如己出,冒着危险,将他的尸体背回家后院埋葬,嘱托家人收养后代并为其守墓。
  秉承陈韩氏世代守墓的遗训,当地政府也在长坪山上建造了烈士陵园,为参加红军的南部儿女修墓群。专科毕业后的冯炼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周末回家除了做家务活,还要跟随父亲打扫修葺墓地。此外,她也会带学生来墓地学习爱国主义。
  冯炼说,守墓是她的“家事”,烈士倒下了仍然是一座丰碑,“我守护的是一种无畏的精神”。

  四代人为无名烈士守墓

       四川省南部县长坪山,地处南部、阆中、仪陇三县交界。山体呈长方体,四面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山野深处有人家,今年26岁的冯炼就出生于此。

  冯炼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家旁边那座坟墓里的人和其他人不同。坟墓主人是“红军刘连长”,不过名字叫啥、具体籍贯,却无人知晓。每逢春节时,外婆就准备好水果、肉食等祭品,外公会叫小冯炼把手、脸都洗得干干净净,让她端着供品跟着去祭拜。如果从曾祖母那代算起,冯炼算是第四代守墓人了。
  在刘连长的墓旁,是冯炼曾祖母陈韩氏的坟茔。时间倒流至80多年前,1935年3月下旬红军战略转移,长坪山是红军阻击敌人重要关隘,七十四团三营二连刘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掩护大部队转移 。
  于是,刘连长带领1个班6人留守,在长坪镇长坪山坚持开展敌后武装斗争。刘连长在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带领红军战士帮助群众抬水砍柴,发展生产,老百姓只知道他是河南人 ,都亲切地叫他刘连长。陈韩氏也受到刘连长的帮助,由于膝下无子,于是将刘连长视若自己的孩子 。
  1935年9月,红军大部队基本转移,刘连长也准备去追大部队。不料,当地军阀组织了300余人围攻长坪山。刘连长组织红军战士利用长坪山有利地形同敌人战斗,第三天弹尽被俘,被敌人用大刀杀死在前寨门,英年25岁。敌人扬言不准群众给刘连长和其他红军战士收尸,否则将全家处死。陈韩氏一直受革命思想影响,在刘连长被杀害的第三天夜里,躲过敌人监视,叫上几个村民把刘连长及其他红军战士遗体偷偷运走,在家中后院用自己的棺材埋葬了刘连长。
  “后来还是走漏了风声,敌人就把我曾祖母抓起来,毒打了大约3天。”冯炼回忆家史说,曾祖母被放回家后两个多月就去世了。在弥留之际,她嘱托曾祖父领养一个孩子,世代为刘连长守墓,“不要再被敌人发现”。而后,曾祖父就领养了一个男孩,并取名“陈忠民”,意为“忠于人民”。这个人就是冯炼的外公。

  长女“接班”担下守墓责任

       2008年,冯炼16岁,她清楚地记得,因为年久,刘连长的墓碑风化了。石头裂开,“字迹模模糊糊地还能看清一些”。这一年,家里给刘连长换了新的墓碑。冯炼说,下雨时山水会把坟包冲平,“要给坟墓整理一遍,除草、添新土。”冯炼说,这些事以前都是外公做的,外公去世后,现在就轮到她跟父亲接手了。

  为了纪念建立苏维埃政权而牺牲的数千名南部红军将士,当地政府在长坪山上建立了烈士陵园。现在,以刘连长的墓为中心,830多座红军烈士的坟茔呈三级阶梯分布。坟茔数字仍在增加,由于战死的烈士尸骨不全,基本上是衣冠冢。
  26岁的冯炼现在是南部县中心乡小学的语文老师,周末会回家帮助父亲打理陵园。照料这830多个英烈坟茔也变成了冯炼的“家务活”。冯炼说,清洁墓园需带上毛巾、水桶,由于山上缺水,还要挑水上去。时间久了不清理,就会有厚厚的积尘,水泥缝深处还会长出草,这时需要用镰刀割掉。
  下雨时,冯炼和家人比较犯愁,树的枝叶会掉下一大片,如果刚打扫完,那就白费功夫了。雨下久了,山上的土还会变松,石头滚落下来会把墓碑砸裂。冯炼父亲会买来专用胶水“愈合”裂缝。“有时某处塌方也要清理一个上午。”冯炼说,830多个墓,不可能一次打扫完,“每周都要集中清理两三天。”
  2002年冯炼外公去世,在广州做包工头的父亲马全民(备注:冯炼随母姓,马全民当年结婚随妻子安家)赶回了老家。“老丈人临终前嘱托我和爱人,就是我老婆,要守住这个陵园。”马全民说。家里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女儿当儿子养,“我跟她说长大了一定要顶替我的任务”。
  马全民在老家依靠养家禽和种果树维持生活,“生活不是很富裕,能将就着过就好”。“修建陵园,用了我们家的农用地,由于地里有种庄稼,政府补偿了一些苗费。”冯炼说,“此前,民政部门给了我们一万元钱,一方面是打理墓园的花费,一方面也是占用了我们的地。其他的就没有了。”
  冯炼也觉得自己是家中长女,要担起责任,“虽然都是空墓,但墓主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烈士,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觉得守墓是有意义的,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马全民说,“我和冯炼讲过这个故事, 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了今天。在老丈人还没去世的时候,我就教她做人要讲良心,战争年代老百姓都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我们每一代人要记住这种艰苦。”

  父亲普通话不好女儿来讲解

       烈士李维海是李天财母亲的第一任丈夫,于战争年代病故,享年30多岁。上世纪50年代,李天财的母亲去世,“母亲留下遗言,说一定要找到父亲的墓”李天财向南都记者回忆。

  七八年前,李天财的儿子因工作关系无意中发现长坪山的烈士陵园,家人终于从中找到了李维海的墓。“我在泸州工作,专门跑到这里来看。”李天财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见到亲人墓,真的非常激动。”现在,每逢清明家人都会来扫墓。
  在李天财印象中,冯炼一家人“好得很”,“我们去扫墓,即使很早到,他们都会帮忙办得规规矩矩 ,我和儿子去扫墓,香和纸这些都准备得很好。”李天财不太清楚冯炼一家四代守墓的故事,只是觉得这个姑娘很不错,“尽职尽责”。“还了母亲的一个心愿,我们也要世世代代纪念下去。”他说。
  在中心乡小学,身为语文老师的冯炼把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给了学生,每当烈士纪念日或建党节, 她都会带学生到长坪山烈士陵园扫墓。她从党史馆、文史馆和县志办查找资料学习,对南部县的红色历史也颇为熟悉。父亲马全民说,有好多来参观烈士陵园的游人,“我的普通话讲不好,就叫冯炼来接 待。”
  冯炼男友周恒现在广州工作,去年上半年她随男友在广州打工。“可能从小还是有一个教师梦。” 冯炼说,那段时间带着复习资料,经过两次考试,如愿回家乡当了教师。学习电子商务的周恒也有回家的想法,因受专业限制,“要在广州先深耕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要回去的”。
  周恒说,南部县是一个贫困县,“很多家庭环境都不是很好,孩子们懂事比较早。”他觉得冯炼是 一个“乖乖女”、“品德好”,“对女孩子来说,在家当老师也挺好的。”
  长坪山的环山公路通了,山上不再缺水,冯炼一家人默默守望着陵园。陵园也从一座红军孤坟变成革命纪念园,越来越多的烈属前来寻亲。相比之下,刘连长的墓却显得冷清。
  冯炼小妹妹见状,会从英雄烈士纪念碑前摘下鲜花,拿到刘连长的墓前,“别人都有他没有”。“还是挺遗憾的,我也想知道他有没有亲人。”冯炼说,“为他守墓,是我们的家事。”
  据《南方都市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