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江浙沪130万条小区业主信息泄露
记者梳理发现多从房产、装饰公司等流向理财、家居等行业
【发布日期:2018-08-13】 【来源:本站据《 法制晚报》】 【阅读:次】【作者:】
  江浙沪政法机关加大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力度,2018年1月以来三地法院审结的上述刑事案件,涉及被泄露的小区业主信息130万余条,其中包括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扬州、无锡、徐州等多个城市。其中,杭州共有数百个小区的80万余条业主个人信息泄露;无锡、苏州分别有18.2万条、13.1万条小区业主信息泄露。

  信息泄露的源头相当分散,在案件中,房产公司、物业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公司、装饰公司等都是业主信息泄露的源头之一。而泄露出来的信息,多数流入到房地产销售、家庭装修装饰、理财和家居行业。


  盘点:杭州数百小区 80万信息被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1月以来,江浙沪三地法院至少审结了30件小区业主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刑事案件,其中涉及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扬州、无锡、徐州等多个城市的小区,涉及小区业主信息共计130万余条。
  其中,涉及杭州的最多,共有杭州当地数百个小区的80万余条业主个人信息泄露;之后依次是无锡、苏州,分别有18.2万条、13.1万条当地小区的业主信息泄露。
  陈某、耿某案,是涉及业主信息数量最多的案件。法院查明,陈某通过加入、创建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的QQ群,在群内进行公民个人信息交易、交换。

  2017年3月至4月,陈某向吉某、耿某、代某(均另案处理)、王某等人出售或者交换无锡市多个小区业主的公民个人信息共计13万余条,获利人民币1195元。同时,陈某从耿某处非法获取杭州市公民个人信息56万余条。


  审理:买家卖家40人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院认定:耿某与陈某商定,陈某将掌握的无锡市部分小区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耿某,耿某支付600元,并将其掌握的杭州市的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陈某,用于抵偿剩余购买款。
  两人商定交换各自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后,耿某向陈某发送了文件中含有杭州市数百个小区业主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个人信息,以及杭州市部分车主的个人信息。
  2018年7月30日,无锡市中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耿某有期徒刑3年6个月。此前,陈某被法院以相同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3年9个月。
  从犯罪事实、涉案人数上看,“最大”的是杭州市江干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这起案件有40名被告人,法院查明,第一被告人周某系房地产经纪人,自2014年起以购买、交换等方式非法获取300余万条楼盘业主、车主、股民等各种类型的公民个人信息,后将信息出售。
  涉案的其余被告人,都是买主。职业涉及房地产、家庭装修装饰、理财等各个行业。

  经过审理,法院一审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周某有期徒刑4年,其余人员也被法院认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均获缓刑。


  获取业主信息做电销被判单位犯罪


  在苏州市吴中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中,非法获取小区业主信息用于电话营销的企业被判单位犯罪,企业法定代表人也一并获刑。
  法院查明:苏州信仁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杨某,于2016年6月,为开展业务需要,以向朋友徐某(另案处理)无偿索取的方式,让公司直接负责人员韩某从徐某处获得苏州中旅狮山名门小区等100多个小区业主的6万余条个人信息。
  后苏州信仁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将上述信息用于电话团队拨打营销电话。
  案发后,苏州信仁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被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罚金6万元。

  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伪造公司印章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3年;韩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3个月,缓刑3年。


  揭秘:掌握业主信息的单位可能成泄露源


  到底是谁泄露了如此海量的业主信息?经过梳理判决书记者发现,除了以个人信息交易为生的不法贩子之外,这些业主信息的来源很分散,房产公司、物业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公司、装饰公司等,这些掌握了业主信息的单位,都可能成为业主信息泄露的源头。
  江苏省泗阳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颇有意味。法院查明,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唐某利用在泗阳县荣浩天然气有限公司上班的便利,多次无偿向孙某、潘某提供含有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内容的小区业主个人信息,其中给潘某的信息达6万余条。
  而潘某不是别人,正是唐某的丈夫。潘某证实,他在售楼处做房地产策划,需要电话号码选择意向客户,便问妻子能不能搞到电话号码,于是妻子就把小区天然气用户信息发给了他,他收到信息后用于寻找意向客户。

  2018年6月21日,泗阳县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6个月。


  房产家装行业更青睐业主信息


  青睐这些业主个人信息并不惜非法取得的,都是什么人?记者梳理发现,从行业角度统计,最多的是房地产业,其次是家庭装修装饰行业,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如前文中提到的孙某,其研究生毕业后到在中移动泗阳公司上班,后担任社区经理,需要收集小区业主资料进行业务宣传,于是就找前同事唐某帮忙,唐某无偿向孙某提供含有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内容的小区业主个人信息9000余条。
  再如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法院审结的一起案件,在案的5名被告人中包括淮安业之峰装饰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康某。
  法院查明,2016年9月27日,淮安市清江浦区迅美装饰服务中心市场部经理郭某将一份包含6480条有效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的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了康某,康某接收后用于电话营销业务。
  2018年5月2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6个月;判处康某拘役3个月,缓刑6个月。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