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特别报道
从80年代的公派留学生到院士他让肝移植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
【发布日期:2018-08-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患者换肝30周年,唐金海院长、王学浩院士为他共同切蛋糕

       1978年的王学浩

       那时,我是工人医院(现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外科医生。白天上门诊、做手术,夜里常常还要参加急诊手术。1978年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考制度,我想,这是一次难得机会我要努力去试一试!

  2018年的王学浩

       现在,我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作为肝胆中心的主任,随着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发展,我觉得我们在肝脏外科领域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开展,还有很多研究需要进行,正如我常写的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王学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着名肝胆外科、肝脏移植专家。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胆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器官移植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微免分会移植免疫学组组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等职。中国大陆活体肝移植领域的开拓者。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十余项。先后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白求恩式卫生工作者、江苏省劳模、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市科技功臣、201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中国医学科学家、2018年荣获国家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什么是活体肝移植?就是从活人(通常是亲属)身上取部分肝脏移植到患者体内,一旦出问题,就是两条性命。王学浩是国内“活体肝移植手术主刀第一人”,也是江苏首位自主培养的医卫界院士。在王学浩院士身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中国的医学研究对接国际时间,甚是比国外研究还要快一步。年逾古稀,王院士也没停下脚步。目前他的研究方向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及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Treg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上述研究都居国际先进,部分内容居国际领先水平。

  恢复高考后,考研、出国进修,期满后回宁

       1965年,王学浩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被分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工作。当时它还叫工人医院,到了外科,王学浩觉得自己找到了这辈子最热爱的事业。那时他住在医院东边的集体宿舍楼里,一旦夜里有重大的、疑难的急诊,值班医生解决不了,就会喊我去帮忙。十几年的急诊手术的积累,对外科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对王学浩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一年,那时国家恢复了研究生考试制度,第二年参考,一次就通过了。
  1983年,作为公派留学生,王学浩来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医院世界肝移植中心进修,师从肝移植之父Starzl教授。Starzl教授是个十足的工作狂,曾经一台肝移植手术做到早上7点,然后马不停蹄赶到纽约开会,因为疲劳晕倒在报告讲台上。王学浩也上紧了发条,手术台上常常一呆就是八九个小时,有时连续工作两三天。刚开始王学浩是手术助手,打下手,后来技术被认可了,做到第一助手,外出取肝源的时候还能做做取肝手术。
  两年期满,回国前,导师跟王学浩说,希望你回国后做中国的Starzl。王学浩开始做碘化油肝动脉造影诊断早期肝癌的实验,后来把碘化油和化疗结合起来,这个技术实际上为肝癌的现代化介入治疗奠定了基础。

  为捐肝的人哭过,他们一样值得被铭记

       1989年,巴西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消息。看到这个消息,王学浩想“既然国外能够开展活体肝移植,为何我们中国不能开展呢?”

  器官捐献肝移植,面对的只有一位患者,而活体肝移植,面对的是供体和受体两个活生生的人。谁能给捐肝者的安全打包票?实际上,谁也不能。当时思考了很久,为了让更多的肝移植患者能够有机会活下去,我站出来了。为了顺利完成活体肝移植手术,术前他们做了无数例次的动物实验,完成了千例以上肝切除的实践。
  1995年1月5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手术室里躺着的是席爱梅和她患有晚期肝癌的丈夫。席爱梅,王学浩永远记得这个名字。三十多岁的她决定捐肝救夫。席爱梅手术后康复得非常顺利,她的丈夫术后前几天也恢复良好,显示新肝已经存活,但术后两周因特殊情况不幸去世。
  韩传芹是我国第一位献肝给孩子治疗WILSON’S病患儿的母亲。进手术室之前,她拉着王学浩的手说,“王主任,我的命无所谓,请你把我肝脏最好的部分切给我女儿。”听到这位普通母亲质朴的话语时,我们在场的很多医生护士都哭了。手术历时十多个小时终于成功了,那个接受母亲部分肝脏的小女孩现在也已为人妻、为人母了。
  2016年,他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曾在医院接受过肝移植手术的300多位患者一起“回娘家”。看着他们笑谈人生时,王学浩为他们欢欣鼓舞,为团队创造出的生命奇迹而骄傲自豪。

  如今活体肝移植已成常规手术,安全多了

       肝移植手术是一项精细而浩大的高难度生命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闪失。为了1%的希望,我们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王学浩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经过艰苦的摸索和实践,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通过深入研究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肝动脉解剖,使用显微外科手术,在全国率先采用了对供肝变异肝动脉的吻合技术,提高了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的动脉重建成功率,不断提高活体肝移植技术水平。

  如今,活体肝移植已成为常规手术。手术时间从当初的十几、二十多个小时,减少到现在的五六个小时,甚至只要三四个小时。手术的出血量从一万多毫升直降到300毫升左右,甚至无需输血。供肝量从400克下降到300克也能成功,供体更安全了……2005年,“中国活体肝脏移植研究所”正式落户江苏省人民医院。“以王学浩教授为首的活体肝移植团队‘最能体现’三个‘最’——国内活体肝移植做得最早的,供体安全最高的,手术质量也是最好的。”揭牌仪式上,汤钊猷院士这番话王学浩一直铭记在心,这是他对王学浩和王学浩的团队数十年来艰苦跋涉取得成果的高度概括和肯定。

  现在致力于器官捐献 肝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

       现在王学浩依然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只要在医院,每天一早和下班后他都习惯到病区去转一转,从医生那了解医疗的情况,也亲眼去看看病人,尤其是肝移植手术和ICU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

  “我知道我们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器官来源紧缺是让无数晚期肝癌患者无法得到救治的根本原因。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可以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仅有1万多人。”
  近年来,王学浩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DCD(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他们成立了OPO办公室,设立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联合省、市各地红十字会,宣传和呼吁更多的人理解和参与这项工作。从2011年至今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中心通过DCD完成了277例肝移植,仅2017年就完成了DCD肝脏移植91例。
  近年来,王学浩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在移植免疫耐受方面深入研究,开展调节性T细胞应用于移植术后临床,已取得初步疗效,这是一项领先于国际的前沿研究。
  现在的江苏省人医肝胆中心,是在高峰上开展新的征程,压力大、责任大、使命更大。作为学科引领人,王学浩想说,要想走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为更多肝病患者带来希望,就要有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勇气,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据《扬子晚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