翙,是鸟飞的声音。安徽宿州扶贫干部曾翙翔29年的人生旅程,一直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向上。直到8月18日的那场暴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一根雨中垂落的电线终止了他的生命。同事心中能吃苦的翙翔,同学眼中的热心肠,村民口中的“小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场暴雨里。 “你喊小曾,没有不知道他的”29岁的曾翙翔大学学的是财会专业,2014年进入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是医院的财务骨干,任医院团委副书记。201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怕苦,不怕累”是同事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路湖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王秉璞告诉南都记者,医院遇到加班,每次喊曾翙翔,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没有一个“不”字。 2017年9月,医院所在的宿州市埇桥区组织向贫困村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基层扶贫工作条件艰苦,许多村子十分偏远。曾翙翔是家中独子,双亲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起初并不愿意他去扶贫。后来,小曾不知想了什么办法,终于说服了父母。 曾翙翔所派驻的支河乡路湖村距离市区约45公里,扶贫工作伊始,王秉璞便发现,这个小伙子虽然在城里长大,但对农村适应能力很强。 在路湖村,扶贫干部的每一顿饭都要自己做。夏天,往往一顿饭还没做完,汗便湿透了衣服。冬天,最冷的时候水管邦邦响,扶贫干部们就没有水喝,得到很远的地方去借水。艰苦如斯,曾翙翔回城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说过要换人。 扶贫工作和医院业务也完全不同,小到村民之间有了矛盾,大到环境治理、村委会换届,村里的大事小事都得扶贫干部过问、协调。 但曾翙翔融进去特别快。路湖村有4700多口人,1万多亩地,从村的最南端走到最北端,足足有4 .5公里。令王秉璞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9月中旬曾翙翔来到村子里后,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185户贫困户471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老百姓不一定知道他名字,但你喊小曾,不管是贫困户还是普通农户,没有不知道他的。” 牺牲时,妻子怀孕3个月 台风“温比亚”来了。8月18日,安徽北部遭遇罕见风雨,宿州市高新区官方微博通报灾情称,园区内积水严重、树木刮倒、公交停运、区域停电、农田被淹。 曾翙翔所在的路湖村险情同样严峻,最近的村庄距离河岸只有200米。8月18日是周六,曾翙翔本来可以休息,但他前一天晚上回家看望怀孕3个月的妻子后,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回到了防汛抗洪一线。 他记挂着贫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屋是否进水,有没有坍塌风险,老人们都安全转移了吗……这天上午,曾翙翔和村干部们一起查看所有的排涝口,检查泄洪闸是否正常运转,并在容易决堤的地段堆放防洪物资。下午,他又到贫困户家走访,劝说老人们转移到安全地。 下午5时许,曾翙翔前往王海孜自然庄继续工作。车刚开到村口,一根电线被雨打得垂落,挂在了他的车上。曾翙翔下车想把电线移走,不幸触电。暴雨倾盆,直到5时38分,附近的村民才发现了被电击的小曾,他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太可惜了。”王秉璞连连说。曾翙翔工作认真,积极负责,和同事们相处愉快。王秉璞告诉南都记者,扶贫工作专业性强,曾翙翔掌握的业务知识、对政策的把握等,在路湖村甚至是整个支河乡都是相当权威的。他的离世,对村子的扶贫工作来说损失很大。 曾翙翔是家中独子,结婚才两年,妻子正怀着3个多月的身孕。曾父年迈,从前患过脑梗,得知儿子出了事,身体承受不住,直到现在仍在住院。王秉璞告诉南都记者,他和其他同事会一同慰问老人,正在逐级申报相关荣誉,跟进后续抚恤和待遇问题。 曾翙翔因公殉职后,宿州市埇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相关安抚、善后工作,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以曾翙翔同志为楷模,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一切困难,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和抗洪抢险各项工作。 8月20日下午,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曾翙翔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任劳任怨,同学公认的热心肠 “真是天妒英才!”曾翙翔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他的一名大学同学告诉南都记者,大学时,曾翙翔是班干部,在学校里也积极活跃,为人任劳任怨。会计专业女生多,成绩好的也基本是女生,但黑黑高高的曾翙翔每天为班级学校的事情忙里忙外,却是为数不多的成绩很好的男生之一。 热心肠是同窗好友给他最多的评价。芸芸(化名)大学时和他在学生会共事,她向南都记者回忆,以前她有个比赛请曾翙翔帮忙,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中间有数次排练,他一次也没落下。听闻曾翙翔去世的消息,他的很多好友都不敢相信。19日中午,他的大学同学竟君(化名)得知噩耗,坐在家中哭了很久。竟君给小曾的手机号发了微信,久久没有回复,这才意识到,他真的走了。 竟君记得,大学的时候,曾翙翔对每个人都很好。毕业后有一次,她坐错了车到曾翙翔附近,当时已经是晚上10时,曾翙翔二话不说开车将她送了回去。 “翔哥,我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都在等你回来。”在朋友圈中,竟君写道,若是真的回不来了,记得在天堂保佑你的孩子平平安安,保佑你的父母健康长寿,记得来世再回班。 据《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