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绝大多数住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的泥砖屋,自然就要“舂墙”或者把土格当砖块砌起来。为了省钱,每年秋收之后,要盖新房的人家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印土格得用一个木头框来做模具。木头框是用四块老杉木板做成的长方形木框。一般规格为边长一尺四寸、宽八寸、高六寸。四边没有吊耳,只有上方四个角的隼头长出两寸左右作提耳,脱模时从木头框的对角“提耳”平衡抬起来,而且速度要慢,心急不得,太快了土格容易变形。 小时候我跟母亲去印土格,耳闻目睹了整个过程。这是一项繁重的劳动,既要有力气,又得有细心。土浆的湿度也很讲究,太稀软的泥土打出的土格容易变形,太硬了不够结实。母亲不放心干“技术活”,叫我负责把红泥铲入畚箕,母亲将泥土挑到家门口的龙眼树下,然后我们母子俩则在那里印起土格来。她将泥土不断地用脚去踩,踏得越均匀越好,然后将泥土铲入“土格印”里,泥土铲入土格印的一半左右,还得还得叫我添一小束像两个指头粗,三寸左右长的“草芯”,接下来再把泥土填满后,再用木片刮平土格面。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土格里面要放横放一条‘草芯’?”她说:“这样,土格不容易断。”土格印成后还要脱模。脱模是个技术活儿,也是力气活。往上提模时,双手要对称,力度要均匀,不紧不慢,否则土格会变型。果然,脱模后的土格四角分明,线直面平。接着又把土格印移到另一个位置,继续再印……为了让土格润滑易脱,母亲用稻草绑了一把简易的刷子,把水蘸在土格印的边框上,擦一遍了再印制。如此这般,手脚不停,一个又一个,打成土格后,排成一行行,整整齐齐的。 如此这般,辛苦一天下来,也只能印二三十个,往往累得腰酸腿痛,周身像散了架。这些土格要在太阳下晒它十天半月,到六七成干硬时就要铲土格帮了,最后用瓦刀把土格翻竖起来进行修饰,保持平整正型,继续在太阳下晒至完全干硬,便成为建房的土格了。有一年,家里盖一间猪圈,请了一位邻居做帮手,仅印土格便足足干了三天多,晒土格时又碰上天气不好还要拿稻草去覆盖,幸亏秋天下的是毛毛细雨,损失不算大,要是夏天的大雨,必定会把土格淋得变成一地泥糊,前功尽弃。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建房屋就必须先印土格。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民逐步兴建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楼房。为了居住安全,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大力推进土格房改造,土格厝逐渐消失,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拔地而起。每当看到农村的巨大变化,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母亲当年印土格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