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节过后的第一周,银行理财市场迎来新变化,一批“1万元即可认购”的银行公募理财产品密集登陆市场。 记者走访了解到,受节前发布的理财新规影响,本周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纷纷将旗下部分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下调至1万元;同时招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行也迅速跟进。 业内人士分析,近段时间货币基金收益持续下跌,相对银行理财收益更高,加上投资门槛的降低,或吸引一部分投资者将手中的活钱回流银行。
理财投资门槛从5万元降到1万元
延续现行监管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在银行网点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和面签,但不强制网点面签。同时,规定银行应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匹配原则,向投资者销售风险等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理财产品。 正式落地的“新规”还引入了投资24小时冷静期的规定。冷静期内,如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及时退还投资者全部投资款项。 10月11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进一步透露,在将要出台的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将不再强制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面签,理财产品销售起点也有望进一步降低。对于市场机构反映的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等内容,拟在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予以采纳。
门槛降了 银行理财该如何买?
那么,在理财新变局之中,投资者如何购买理财产品呢?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相较于过去银行理财产品的低风险、中等收益,可以覆盖多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理财新规落地后,投资者需要更多根据自身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可投资金量等条件选择对应的理财产品。也就是说,投资者在理财产品选择上必然会根据产品特点的不一样进行分散投资,根据自身可承受的风险程度,搭配出符合自身需要的投资组合。 “今后不再像以往一样全部刚兑,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看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魏骥遥提醒理财产品投向不同导致产品风险差异扩大,尤其是在公募理财产品可以间接投向股票市场之后,投资者更应衡量自身风险承受力,选择对应风险等级的产品。 同时,由于《办法》对于银行理财的披露要求提升,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多地了解产品信息。魏骥遥建议投资者多关注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标的等披露信息,以避免购买与自己实际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