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书香浓浓伴流年
【发布日期:2018-10-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对于书的热爱还要追溯到二十年前。那时候的我刚上了初中,老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就在班级里开办了一个图书角,同学们可以从家里带课外书来学校里交换着阅读,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老师给订阅的杂志,比如《中学时代》,《少年文艺》之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期刊。
  那时候的我,十几岁的年纪,已经退去了调皮捣蛋的顽皮,变成了一个喜欢读书看报的安静少年,受父亲的影响阅读的文字非常宽泛,家里的几本课外读物不能再满足我的需求,老师开办的读书角无疑是雪中送炭,而这时候的《中学时代》、《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就如润物无声的细雨走进了我的视野,精美的装帧,贴心的栏目,精致的文字,尤其是和我同龄的那些小作者妙笔生花的文字都走进了我的内心,我当时就特别激动,心里种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希望我的文字也可以变成铅字,登上杂志报纸成为其他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记忆里阅读、书香、写日记似乎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时期,每当翻看散发着墨香的新杂志、新报刊,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悸动,那些 “开卷有益”、“成长岁月”、“校园故事”、“世相百态”、“小作者来信”等板块,用积极向上,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着中学生的生活,抒发着中学生的真情实感,让我们通过文字了解了青春期那些萌动的情感,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亲情、友情,感动和感恩。
  与文字的亲密接触开启了我对于写作的渴望,我除了认真阅读那些文字,也开始在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模仿那些小作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慢慢的我的文笔越来越好,写出的作文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而我的阅读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散文、诗歌、小说都慢慢走进了我的视野,那些课外读物成了我课余饭后的好朋友。它们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让我的文学梦想开始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升入高中后,学校里开办了一份名为《百草园》的校刊,我开始尝试着把那些日记本上的小感悟变成文章去投稿,当我的第一篇文章变成铅字摆在我的面前,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多年一来的种子终于长出了嫩芽。后来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可是对于书的热爱一如既往的热烈,散文、诗歌、小说、人物传记……满满的书柜满足了我对书的渴望,而我的文字也慢慢变成了铅字发表在报纸和杂志上。
  清代名士张心斋曾说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见人生一世会有不同阶段的经历,读书亦有不同阶段的境界,读过的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不同的领悟。多读书是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也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多年来书香的陪伴让我的心灵越来越放松沉淀,从那些墨韵书香里我学会了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一路走来,有书香相伴的日子,让生活多了情趣,多了典雅,也多了寻找诗和远方的勇气。

      (杨丽丽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