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是比特币最风光的一年,比币特价格从不到1000美元处一路上扬,在2017年12月17日涨至最高19891.99美元的顶峰。从2009年第一个公布的比特币兑换汇率为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涨到了2017年价格的最高点,价格翻了2000万倍,堪称世界最大泡沫。 而就在这几天时间内,投资者听到比特币崩裂的声音。11月20日下午,比特币报价击穿4300美元防线,人民币报价跌破30000元,再创新低。过去一个月,暴跌超30%。过去一年,狂泻77%。比特币的市值从2017年的高点蒸发了1.6万亿人民币。恐慌或许才刚刚开始,据媒体分析称,随着虚拟货币暴跌开始发酵,比特币价格也将进一步下跌。有媒体表示,比特币价格可能会跌至1500美元,70%的市值将会蒸发。 从上周起,伴随着比特币打破相对平静开始下跌,其他主流数字货币普跌。过去24小时,瑞波币跌超9%,以太币下跌超10%,大多数市值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跌幅接近两位数。整体数字货币市值已较1月的历史高位抹去7000亿美元。
整比特币为何崩盘?
BCH的硬分叉被认为是比特币价格大跌的重要原因,这次硬分叉已经于11月16日零点40分正式执行。 为什么此次的分叉会引起市场和投资人的如此关注? BCH是比特币的分叉币之一,在2017年8月,为了解决比特币区块容量较小的问题——比特币一个区块的容量为1MB,这被认为是导致比特币交易效率低的重要原因——在一批大型矿主、比特币持有者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BCH作为比特币的分叉币应运而生。由于有大量颇具实力的人员支持,BCH在诞生后逐渐成为主流数字货币,价格一度突破500美元。 促使BCH诞生的人员中有两位值得格外关注,一位是Craig Steven Wright, 澳洲商人,曾称自己就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本人,在比特币社区拥有一定影响力,被戏称为澳本聪;另一位是吴忌寒,比特大陆创始人,其公司拥有大量比特币的矿机、算力。 据媒体报道,此次BCH“硬分叉”是由长期自称“澳本聪”的澳大利亚人Craig Steven Wright发起,与BCH的忠实扞卫者——比特大陆CEO吴忌寒之间的BCH社区内部“斗争”。目前双方大打“算力战”,希望通过算力影响对方加密货币的稳定运行和交易。 在此背景下,BCH“硬分叉”下的“算力战”需要消耗大量的矿机算力,造成阶段性的算力波动,给存量市场蒙上阴影,比特币持有者担心上述BCH的互相攻击会蔓延到比特币,避险心理上升、抛售行为加剧,使得本来就已呈现萎缩情况的数字货币市场再遭打击。 澳本聪15日时发布推特称,如果矿工支持吴忌寒,他将以美元大量抛售比特币,他认为比特币市场没有空间了,比特币将跌至1000美元以下。澳本聪的狂言,造成比特币被大量抛售价格暴跌。
比特币跌破矿机成本价,不少矿机已被当做垃圾处理
据腾讯《一线》报道,比特币价格已经击穿多个矿机成本价格,即挖矿得到的收益不足以支付电费和管理费。根据国内最大的矿池之一鱼池的数据,包括蚂蚁S7、T9,阿瓦隆A741,以及神马M3等较老的矿机型号,早已到达关机价格。 持续暴跌中,有矿工已经开始清盘,将矿机二手转卖。一位在新疆拥有超过两千台矿机的矿工对腾讯《一线》表示,在这几天的行情中,他总共挖到30多个比特币,按照目前报价,收入260万元,但是同期电费高达280万,“这相当于越挖越赔,干脆关机算了。” 但关机并不意味着止损。另外一位拥有超过两万台M3矿机的矿工表示,这些矿机在一年多前市场报价超过万元,“托了好多关系,加上我采购量比较大,所以才以6000元价格买入。”但在如今的币价和算力下,这些矿机因为已经到达关机价格,因此二手专卖也无人问津,基本相当于一堆破铜烂铁,单是两万多台矿机,就相当于亏损超过1个亿。
英伟达股价重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