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大路树”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8-12-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文坤】
  传说,明朝正德皇帝多次下江南游玩。笏石来宅村后店也曾迎来正德皇帝,而且,经过他钦点的一棵古树,历经数百年,依然不曾长大,连着名林业专家也未能叫出其真名。至今,它依然立于一座土地庙旁,人称“大路树”,顾名思义,就是立于路旁,给行人遮光挡阳吧。
  相传,明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下江南游到兴化沿海一带,途经笏石后店村村口时,看到有棵状如榕树的行道树,树冠庞大,树下有一块供路人休息的青石板块,旁边还有一块长方形且酷似小枕头的条石,惟妙惟肖,惹人喜爱。他快步上前坐着休憩片刻,不知不觉中进入梦乡。
  梦中,有一位老者在呼唤:“老皇,我避君不及,就地化为青石,供你歇息。时间久了,尽管我全力支撑着,但换不过气来,该让我翻一下身,再护驾于你吧。”
  原来是当地的土地公托梦,于是正德君当即赐予“四方金银”于宝地。
  后来,当地群众就在古树旁盖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土地公庙,以答谢福德正神当年护驾有功,并在庙旁立“文武百官到此下马”石碑。
  传说该土地庙因受过皇帝的褒扬而闻名闽中地区,香火鼎盛。说来奇怪,大概那棵行道树也知人性吧,自土地庙建成后,其枝叶再也没向土地庙的屋脊上延伸,而是向左右扩展,俨然像一把大伞,遮蔽一方。其浑身挂着黛绿苔藓的“胡须”,显得苍劲而古朴,为人们挡阳遮雨,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大路树”,成为一道特色风景。
  其实早在十年前,福建农林大学一位教授就曾两次来此考察鉴定“大路树”学名,经过精心观察鉴定,一致认为其属于榕树类,中间寄生杜墨树,为罕见的古树名木,有几百年的历史,却未能给予命名。秀屿区林业局为此将之列为古树名木保护对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