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略论刘克庄为官和文学成就的三个成因(3)
【发布日期:2018-12-20】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刘克庄对辛弃疾这位历史上有着爱国者、军事家、政治家与词中之龙、豪放词派领袖等盛誉的前辈非常敬重爱戴,并尽力推许崇尚之。刘克庄曾自言,对于辛弃疾的诗词,他从小就能够朗朗上口。辛弃疾逝世后,刘克庄应他的儿子辛宪稏和孙子辛肃的请求,为他们汇辑的《辛稼轩词集》作序。刘克庄在《辛稼轩词集》序中高度评价了辛弃疾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认为辛弃疾“自昔南北分裂之际,中原豪杰率陷没殊域,与草木俱腐”的情况下,能够拔剑而起,率“北方骁勇自拔而归,着节本朝”,为“名卿将”。他称赞辛弃疾所进《美芹十论》和《上虞雍公九议》:“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笔势浩荡,智略辐辏,有《权书》《衡论》之风”。他特别对辛弃疾纵横达宕、豪放奔驰的爱国主义豪放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世之知公者,诵其诗词而已。前辈谓有井水处皆倡柳词,余谓耆卿直留连光景、歌咏太平尔。公所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锵,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他称赞辛词“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在之后的词赋创作中,刘克庄以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与辛弃疾相似的豪迈词风,成为了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如《沁园春·梦孚若》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反映抗战的《驾新郎》词,惊呼国势危急,“国脉微如缕”,激励友人投笔从戎,“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快投笔,莫题柱”等。
  对于与自己祖父同辈的着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1125-1210),刘克庄更是推崇备至。也许是从小就热爱陆放翁诗词的缘故,他深知,陆游一生命运多舛,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中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中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时,中年还入蜀抗金。淳熙十六年,因上谏劝朝廷减轻赋税,反遭弹劾,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陆游一生笔耕不辍,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那些和豪放派词风相同的词作,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这些都深深地吸引和积淀着刘克庄学习诗词和成为一代文宗的文采。刘克庄曾这样描述他学诗的过程的:“初,余由放翁入,后喜诚斋,又兼取东都、南渡江西诸老,上及于唐人大小家数,手抄口诵。”
  随着年岁的增长,刘克庄越发敬佩陆游强烈的爱国热情,愈加钻研陆游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方法。特别对当时陆游和辛弃疾的词一扫词坛上的纤艳风格,迎合时代巨变,境界宏大,气势恢弘的豪放派词风,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的艺术手法,倍加欣赏,并在传承中加以弘扬。正如他《跋刘叔安感秋八词》中所言:“长短句昉于唐,盛于本朝。余尝评之:耆卿有教坊丁大使意态;美成颇偷古句;温、李诸人,苦于挦撦;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艳,不事斧凿,高则高矣……”又在《翁应星乐府序》中有着这样的赞语:“至于酒酣耳热,忧时愤世之作,又如阮籍、唐衢之哭也。近世唯辛、陆二公有此气魄。”之后在《后村诗话续集》卷四中,刘克庄又对陆游的词做了风格上的分类:“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也许是陆游勤奋多产的治学态度感染和影响了刘克庄的一生,在学习陆游诗歌之后,创作内容亦逐渐丰富,多以爱国内容和豪放风格见称于时。
  此外,对刘克庄一生影响较大的,还有北宋的抗金名将宗泽,理学大儒真德秀和敢于口舌弭兵的同乡好友方信孺等。

      (李福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