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要闻
打造美丽宜居现代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部分主要工作解读
【发布日期:2019-01-0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红霞 黄凤珍】



          核心提示:1月5日上午,莆田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市长李建辉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了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并对2019年的主要工作作了部署。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我市实现赶超目标的关键之年。今年的宏图已经绘就,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全市上下勠力同心,莆田人民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幸福指数将会越来越高。下面,晚报特意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摘选一部分事关社会民生福祉的章节,并作了编辑,以飨读者。



      美丽宜居现代城市
  城市功能布局:
  深化“多规合一”,探索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山水城田林海”相得益彰的城市格局。推动城市“东拓南进西联”,加快推进玉湖、大学城、高铁、木兰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深入开展“城市双修”,改造提升坂头东等一批棚户区、老旧小区。强化科学谋划,创新运作机制,统筹资金平衡,做到建设一片、繁荣一片、带动一片,提升城市的科教、研发、文创、总部、会展等现代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综合交通发展新格局,加快筹建妈祖机场,争取开工建设沈海高速扩容二期,建成联十一线涵江及仙游段、纵三线。加快推进木兰大道、文献路东拓、八二一南伸、滨溪北路等主次干道建设,打通涵港大道、南园路延伸等“断头路”,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0公里。新建、提升木兰溪沿岸景观带、城港大道等绿道30公里,推进绿心、绶溪、玉湖、植物园等公园建设,新增公园绿地面积50公顷以上。加快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新建人行天桥8座,拓展公共活动空间,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以上,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城市管理服务: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大力解决市政维护、物业管理、停车难、“两违”整治等问题,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街道设计,推进城市家具、广告招牌等设施标准化建设,着力开展人行道净化,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城市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供排水、供气、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
  人文城市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发展志愿者服务组织。传承保护莆仙戏、十音八乐、传统技艺等莆仙文化。加强宋城、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和古村落保护,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四馆一宫”服务水平,推广莆阳书房模式,加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一批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推动竞技体育发展,办好2019年国际射联步手枪世界杯总决赛、第三届“妈祖杯”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赛事,发展体育产业。
  新时代“三农”发展
  精准脱贫攻坚: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精准落实产业、就业、健康、低保兜底保障等扶贫措施,实现8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全覆盖,确保政策落实一个不漏、小康路上一个不少。实施贫困村提升行动,每个贫困村发展1个以上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破壳消薄”,实现全市村级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工程,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特色现代农业: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精品渔业,新增2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20个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20个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培育10个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巩固提升现代渔业,发展远洋捕捞,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建设“蓝色粮仓”。依托振兴乡村平台,举办优质农产品文化节,打响“莆田海鲜”“莆田桂圆”等公共品牌。
  农村人居环境: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一批连线成片的特色景观带,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开展“一革命四行动”,新建改造乡村公厕81座;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引导集中建设村镇住宅小区,70%以上的村庄完成房前屋后整治;推进村庄“四旁”绿化,提升田园风光品质;强化农村垃圾治理,实现日常保洁无死角;新建改造6.97万户三格化粪池,建设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提升“四好农村路”创建水平,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木兰溪治理:
  围绕构建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等“六大体系”,推进木兰溪流域沿线18个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全面整治入河排污口,系统整治南北洋水系,提升木兰溪全流域防洪排涝能力。实施沿溪两岸城市景观工程,建设木兰陂至玉湖片区生态景观带。抓好木兰溪流域的生态修复、分类管控、湖泊提升工作,启动生态绿心的规划保护利用工作,确保木兰溪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3%以上。
  污染防治攻坚:
  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推广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标杆模式,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5%,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深入落实“河长制”,创新河道整治及运营机制,确保省控重点小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2.7%以上,创建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固废规范化管理,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修复试点。持续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生态保护修复:
  强化生态红线管控,合理控制空间开发强度。落实《莆田市东圳库区水环境保护条例》,深入实施城乡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完成“三区两线”内53个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强陆海污染源监管和海洋环境监测,严查各类海洋违法行为。
  生态环保机制:
  支持开展生态环保公益诉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环境监管和执法。落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建立绿色信贷贴息机制,创新排污权抵质押贷款,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创新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增进民生福祉
  教育强市建设:
  落实《莆田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坚持公办民办并举,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增普惠性幼儿学位1万个。实施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7000个。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实施教育“三名”工程,加快教育集团和教育联盟建设。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县管校聘”机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加快东南新工科产业学院、莆田学院新校区建设,实现湄职院主体搬迁,开工建设东南医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平台,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健康莆田建设:
  继续实施健康莆田行动规划,推动从治疾病向促健康转变。加强健康服务,实施健康“三名”工程,建成投用国药涵江医院、城厢区医院、爱丁堡国际医院、口腔医院、瑞士国际康复医院,开工建设瑞斯自闭症治疗中心,全市新增病床位1700张以上、千人均病床位6张以上。加强健康管理,推进疫苗流通使用专项治理,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普惠医疗,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做实家庭医生服务。倡导健康生活,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就业创业“十百千”计划,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实现更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万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和补贴标准,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推进医养结合,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开展居家养老应急服务,建设农村幸福院10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着力解决被拆迁群众回迁难、办证难问题,全面开展安置回迁办证清理活动。推行土地出让配建安置房回购方式,提升安置工作水平。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发展残疾人事业,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图为市长李建辉在做政府工作报告)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