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静心
【发布日期:2019-01-0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过生动的诠释。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乐的人来说,要真正达到以上三种境界,都极非易事。在我看来,读书的境界完全不必刻意求之,心静了,便好读书了。
相对于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在我们的内心,是否葆有一种优雅读书的静气,显得十分重要。这就好比足球场上防守角球,只有球员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有效防止对方球员从容进球一样。读书也是如此,想要从书本中真正学到知识,并深入领会到它的精髓,为我所用,在读书的过程中,就必须时刻保持专注。然而,许多人不是不懂得读书的妙处,他们在内心也时常渴望用多读书来充实自己。但真正到了八小时之外,或是到了余暇的时间,一些人在读书的问题上,却又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来。有的人一拿起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会想起白天职场中的事来。单位人事的安排,自己工资的多寡,领导意味深长的“敲打”,同事神秘兮兮的耳语,让他们常常心猿意马,身在曹营心在汉,越想越走题……彼时的看书,仿佛倒变成了回忆职场之事的由头,如此读书,耶能上心乎?
更有甚者,常把读书挂在嘴边,左一个读书好,右一个读书长智慧。可真给其大把的时间,让他们沉浸于书香时,他们又往往会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把读书让位给生活中的其他爱好。比如,有的人闲暇时,宁肯泡在牌桌上,游走于酒席上,也不愿独处一室,好好地去读一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固然好,但现代社会,保持与领导和同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更加重要。这样的思维,不能说不对,只可叹他们仅看到了眼前利益,而对于读书背后的社会价值却置若罔闻。这些人,把社会关系高悬于个人的读书之上,汲汲于名利,热衷于迎来送往,如此功利,又岂能开展好一场场高效的读书活动?更别提从中求真知、长学问了。
以上两种读书的心态,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其根子在于,秉持这种作派的人心浮气躁,缺乏一种沉潜下来的定力。而要根除这种读书上的弊端,就必须首先学会让自己的心气静下来。正如诸葛孔明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心一静了,神思便单一了,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一处,而心一旦做到专一了,人自然就会心无旁骛。此时读书,五官的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读书的效果想不生动有趣都难!在渐入佳境中,人的思想、学识、境界也自然会逐步得到升华,在如此语境下读书,就好比是与先贤智者在对话,物我两忘间,读书者的胸襟、气度、眼界,亦是越读越旷达宏远,读书至此,既快哉又乐哉,真的是夫复何求!
说句实话,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缺乏多少读书技巧,实在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在建设书香社会的进程中,太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把自己的心真正沉静下来,从一页页书策中去汲取力量了。果能做到如此,则依靠读书去赢得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便指日可待。
(刘小兵)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