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情的好转,违法违规的场外配资有所露头。 今年3月中旬,监管层召集部分券商召开有关规范信息系统外部接入、防范场外配资风险的专题会议,有监管人士提出,要深刻反思并吸取2015年股票市场异常波动的教训,证券公司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要勤勉尽责,外部接入要严格规范,排查风险,营业部及从业人员不得为场外配资提供便利。 为了清理配资,证监会在2015年发布了多项举措,受《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等监管规则的约束,当年通过券商和第三方的接口已被切断,利用程序化交易、分仓系统账户进入市场的场外配资资金大幅减少,当前场外配资多是通过自然人开立的账户吸引中小投资者资金,金额小且分散,与4年前的高杠杆、大量的场外资金入场相比,资金量难以形成规模。 从规范市场秩序、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出发,监管层自2月份开始就紧盯场外配资情况,从就重启券商交易接口向市场征求意见,在规则制定层面引量化活水,同时截配资乱流,到呼吁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要求各证券公司严格执行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异常交易监控,认真做好技术系统安全,再到各地方证监局召开座谈会了解场外配资情况,强化经营机构增强合规风控意识等,监管层有意通过规则制定、客户适当性管理、机构勤勉尽责、投资者教育等方式堵住场外配资进入市场的路径。 50天前,2月25日,证监会同样在晚间以答记者问的形式,针对市场反映近日场外配资有所抬头,可能加大投资者交易风险的情况,证监会作出了回应。 证监会表示,注意到近期有关场外配资的报道增多。对此,证监会密切关注,指导有关方面依法加强对交易的全过程监管。各证券公司要严格执行经纪业务及融资融券客户适当性管理,加强异常交易监控,认真做好技术系统安全防护。同时也希望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今年以来沪市涨幅超30%,深成指涨超41.7%,创业板涨超35.76%,股市的回暖让融资客们跃跃欲试,高杠杆的场外配资开始招揽“生意”,配资公司通过电话营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软件、邮箱群发、自媒体等多种渠道向普通投资者介绍配资业务。 市场的稳定健康,需要市场参与各方来共同维护,投资者也要提高风险意识。与券商的融资业务比较,开通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需要不低于50万的个人资产,杠杆为1倍,而民间配资则没有硬性资金指标要求,杠杆1~10倍甚至更高,对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度也没有预判,只要有开通股票账户,在配资门槛低到100元起步时,几乎任何人都能参与配资,存在的风险极大,加之账户需要由投资者和配资公司共同掌握,账户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由于配资机构并非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的合法机构,没有内控、风控和外部监督,因而游离在法律监管的灰色地带,与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力明显不匹配,投资者需自觉远离。 今年证监会的重点任务中也提到,要精准做好包括场外配资、股票质押等在内的重点领域风险处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