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全国党刊全媒体福建莆田行走进仙游  木兰溪沿线生态美产业兴
【发布日期:2019-04-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李金春】

  



    4月23日,120名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来到仙游县,实地采访木兰溪流域治理、木兰溪沿线红木产业带与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水清景美生态好


  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采风团一行首先来到九鲤湖,探访木兰溪支流延寿溪源头治理工作。九鲤湖风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给采风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九鲤湖位于仙游县钟山镇,以湖、洞、瀑、石四奇着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2000年11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九鲤湖调研时提出:“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返水复景。”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指出,木兰溪从水患频发,到成为治理生态样本,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建设的结果。
  木兰溪是莆仙儿女的母亲河,近年来,仙游县实行最严格的全流域保护制度,加大景区河道整治力度,对景区河道进行分期分段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河面巡查,并先后在九鲤湖沿线新植绿化树20多万株,通过保护旧绿、广植新绿的种种举措,形成了碧水穿流,丹翠相应,湖光山色和谐美妙的自然生态新风貌。
  莆田市还将钟山镇和九鲤湖全境列入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域,目前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景区美誉度和颜值大大提升,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养生旅游休闲基地。如今,九鲤湖林木葱茏,千岩竞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风光引人入胜。九鲤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木兰溪流域治理的生动缩影。



木兰溪沿线呈现20多公里长红木产业带


  随后,全国党刊全媒体福建莆田行一行前往中国工艺博览城三福艺术馆参观,了解木兰溪沿线红木产业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水引来百业兴。从莆永高速公路盖尾互通口一出,沿着木兰溪蜿蜒,只见木兰溪沿线红木产业带喷薄欲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 仙游民间工艺就已经按木兰溪流域地理位置,东乡以古典家具为主,西乡以工艺品为主,“由于缺乏规划,产业发展慢、规模小,1996年前产值不到亿元、企业不足百家。”仙游县政府副县长郑秉忠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到仙游调研,要求做大做强工艺美术产业,造福木兰溪两岸人民。
  “近几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严格贯彻实施习总书记新时期治水理念,按照生态立县、产业强县的工作要求,仙游县制定了木兰溪流域治理和沿岸产业带规划,将木兰溪打造成为仙游生态循环的重要流域,同时把工艺美术产业布局两岸,崛起一个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支柱产业。”郑秉忠如是说。
  如今,仙游现有各类古典工艺家具企业3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开发200多款工艺产品,年产值达300多亿元。从盖尾沿着木兰溪沿线至度尾,长达20多公里的红木产业带形成。坐落于木兰溪畔的三福艺术馆,就是其中的龙头企业。当天下午,全媒体采风团来到三福艺术馆采访。近几年,仙游县致力于木兰溪流域治理,木兰溪溪水清了,两岸环境好了。三福兄弟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机遇,回乡创办了三福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当初工人只有20几个人,年产值10多万元。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年产值10多亿元,纳税950多万元的三福集团,成为集红木家具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高端定制、家装设计服务、工业旅游为一体的中国红木家具行业龙头企业。



景观步道万人游


  当天晚上,采风团一行还参观仙游县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仙游县水务局局长张建新向采风团介绍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建设。
  仙游县木兰溪防洪生态景观工程系省重点项目,2013年正式实施,总投资21.1亿元,通过生态、休闲、文化、旅游和景观等视角,从水体、绿化、堤岸、道路、桥梁、建筑等六大滨水要素入手,着力打造木兰溪沿岸“生态城市绿心”和“百里亲水景观带”,有效改善木兰溪流域水文环境,做足一溪两岸山水文章,让木兰溪沿岸成为30万城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心场所。
  如今防洪生态景观工程以木兰溪为轴,形成人文和生态景观带,全面融入仙游特色文化元素,体现“兰溪清清向东流,清清溪水城中留,仙游文化来彰显,景观步道万人游”,实现了“生态、旅游、宜居”的建设目标,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城市整体品位。当晚采风团一行观看木兰溪城市夜景,大家纷纷拍下美丽的“仙游之夜”。清清木兰溪,悠悠母亲河,一条溪牵动一座城!如今,木兰溪水清、岸绿、景美、宜居,已成为莆仙水生态文明的一张靓丽名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