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首次定向降准(分三次实施)第一阶段今日(15日)正式生效。 央行有关负责人当日表示,为稳妥有序释放资金,确保用于扩大普惠信贷投放,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将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实施到位。 此次是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2019年的首轮降准于今年1月分两次完成。两次合计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由于当前资金缺口和释放资金规模较均小,多家机构认为,此次降准并非出于流动性考虑,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加大中小型银行对当地中小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兴业研究宏观团队报告指出,此次降准将县域农商行和资产规模在100亿以下的非县域农商行纳入适用8.0%准备金率的机构范围。由于机构范围较为有限,降准释放的资金规模为2800亿,接近于全面降准0.2个百分点的水平。与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本身相比,此次降准的时点选择和背后的政策信号更加值得关注。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指出,降准并非出于流动性考虑仍然是从支持小微、民营企业信贷出发。他预计,5月、6月、7月平均释放900~1000亿元。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文涛认为,本次针对县域农商行降准,主要意义在于完善当前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符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的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敬伟指出,央行定向降准政策实行好几年,在执行过程中释放的流动性,并未严格流向政策导向的目标。资本的逐利属性决定了总是流向利润快赚快钱的领域,比如流向楼市、股市等。 那么,此次定向降准对股市、债市、楼市是否产生影响?
楼市:
“虽然理论上此类资金只能流入到民营和小微企业,但客观上银行的资金约束减少了,其放贷的空间增大,这会刺激开发贷和按揭贷等业务。此类银行有部分是限定在县域领域的,那么后续县城楼市会有相对活跃的态势。尤其是百强县和贫困县等,实际上都需要更多的银行贷款资金做支持,这利好此类区域楼市的交易活跃。当然也要把控部分违规资金近期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严跃进如是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则认为,央行将加强对资金流向监管考核。这使得资金违规绕道流入房地产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同时,国内房地产调控并未退出,只是更加强调因城施策,精准调控。
债市:
新时代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成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短期货币政策在“灵活审慎”的前提条件下,维持“稳中偏松”的总基调不会改变,在经济基本面复苏存在反复的背景下,从而有利于债市行情的修复。 股市: 2018年以来已施行5次降准,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数据发现,前4次降准正式生效当日,A股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绿盘报收。2019年的首轮降准分两次完成,生效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红盘报收。 对于此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周茂华认为,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格局,基本面企稳,企业盈利前景改善,利好股市表现;其次,降准本身就是释放流动性,货币政策宽松利好市场情绪;第三,央行定向降准时机,向市场释放护盘用意,避免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发酵、自强强化,目前看,全球投资者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前景。 新时代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央行通过“非对称降准+TMLF+OMO” 操作,短期释放的流动性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预期;随着估值修复,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股市的投资机会依然取决于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