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难得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地读书,睡前躺在床上翻几页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雷打不动的内容,当然,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我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由于家离学校较远,所以我早上6点30分就得从家里出发上班,晚上5点钟才能到家,到家之后就是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课程……不过我还是坚持了自己在大学里的一桩爱好或曰习惯:睡前翻几页书。躺在床榻之上,借着台灯,静静地阅读几页书,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或曰“心灵体操”!忙碌了一天,全身都乏得不行,尤其是神经绷了一天,生怕讲错一个知识点,所以晚上下班到家,人就像一摊泥一样,瘫软在沙发里。而躺在榻上读书时,则困意全无——其实,读书也能解乏,这可能是我的发现或发明。 我读书较杂,经史子集,文化随笔,游记美食,心灵鸡汤,名人传记,古典名着,现代小说……但凡能增知扩目的书籍我都喜欢读,用“博览群书”来形容并不为过。晚间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周围万籁俱寂,喧嚣了一天的县城也安静了下来。此时读书最为适宜:读《亮剑》,深为八路军将领英勇、机智、灵活,有血有肉、有胆有识、呼之欲出的性格和作为所感动,所钦服;读孔庆东的《脍炙英雄》,又为其纵横古今中西、诙谐幽默、辛辣生猛的笔风、文风而拍案叫绝;读《美丽的中国》,榻游三山五岳,胸襟装满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读《思路决定出路》,顿使自己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读《父母要懂心理学》,懂得了教育孩子不单单是“耳提面命”,这里面还包含着对孩子的情商教育、习惯培养、沟通教育、性格塑造、智商开发、学习教育、成长教育、交往教育、财商教育、网络教育、减压教育等等诸多方面;读《二战之谜》,教我学会用客观的立场、冷静的心态,去解析战争的细节,廓清迷雾,还原真相,从而更加珍爱和平;读《笑林广记》,开怀一笑中,稀释了白天的疲惫;读《敦煌密码》,又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拊掌赞叹……虽说睡前读书的时间不过一个小时,但是这短短的60分钟,日积月累,却使我每年都能“拿下”200本书的阅读量!这个“战绩”固然比不得那些专家学者,但作为一个工薪族,我觉得自己收获还是蛮多的。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尤其是各种杂书的滋养,我比同龄人的胸襟更加开阔,视野更加辽远,知识面更加宽泛,为人处事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的课越讲越精彩,杂书中的“营养”潜移默化地转化为新颖、风趣的课堂内容,使学生们更爱听我讲课,吸收教学内容“全面提速”。午休时,我还动笔写些小文儿,至今已发表数十篇了。这些千字文虽非“大部头”,但却是我向上攀登的阶梯,所以我敝帚自珍。睡前读几页书,看是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却让我在岁月的更替中,受益匪浅。这,也许是一种颇为欣慰的额外收获吧。 榻上翻几页,生活更精彩! (雨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