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险资权益投资上限提至40%?
保险机构:有必要有可能!
【发布日期:2019-05-23】 【来源:证券】 【阅读:次】【作者:】
  A股可能迎来近万亿级的增量资金。


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或提至40%


  多位险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几年,行业对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呼声很高。目前监管要求保险机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30%。从实际操作来看,许多保险机构已经逼近这一上限了。
  一位华北地区保险公司投资总监认为,近年来保险资金的股权投资及优先股投资逐渐增加,部分机构权益投资占总资产比例达到25%-28%,接近30%上限。实际的二级市场权益投资比例行业平均维持在10-12%左右。从未来大类资产配置趋势看,优先股等非普通股投资会持续增加,股权投资提升空间也较大,因此提升权益投资整体上限是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的。预计提高到40%是第一步目标。
  北京某中小型保险公司投资总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近几年,大型保险公司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大多在10%-20之间,且未超过20%。
  其原因是,大型保险公司负债端相对比较稳定,只要大类资产配置能超过5%以上,基本可以满足负债成本。由于权益类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其对权益类的资产配置比例较低。
  “但相对中小型的保险公司来说,其负债端成本较高,投资收益要求就会较高,中小型保险公司权益类的配置比例就会很高,可能会顶格配置。”上述投资总监表示。
  截至一季度末,保险业的资金运用余额17.0554万亿元,其中投向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为2.1126万亿元。长城证券据此测算,保险入市资金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直接带来1705亿元资金增量,撬动二级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权益投资比例提升至40%,按照此前实际的二级市场权益投资比例,能可给A股市场带来近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依旧重仓蓝筹股


  多位险企人士表示,下一步提高险资权益类投资比重,其目的是一方面提高市场交易、扩大资金规模,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序发展,引导培育价值投资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纾解质优上市公司的短期资金困境。
  在行业配置上,险资重仓仍在主板的大盘蓝筹股上,符合其“高流动性”、“高股息率”、“高盈利”的选股偏好。
  在锁定板块配置上,川财证券分析师杨欧雯认为,险资下半年可能会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消费板块。
  业内人士表示,食品饮料行业,尤其是头部白酒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在产业链头部的强势程度决定了其盈利的持续性,这些股票有稳定的分红。另外,一些优质白电股也是不错的标的。
  国寿资管人士表示,由于养殖、非银、消费等板块前期抗跌性较好,所以短期可能出现一些补跌,但是整体上在补跌后还是能维持相对较强的走势,维持推荐。另外,科技领域国产化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快,操作系统、网络安全、集成电路等可能会有阶段性的主题投资机会。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