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由来说法甚多,据考古专家考证,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屈原的爱国和感人的诗词,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这种说法在民俗文化领域占据主流地位,民众就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千里不同俗,百家不同风”。新中国成立后,划龙船活动更加蓬勃地开展,现成为国际性的体育健身活动。以莆田的风俗文化来纪念先贤的爱民思想,甚至牺牲生命的故事可算不少。古代最典型的就是唐神龙年间吴兴、吴媛兄妹,修道行善,开垦治水,建陂惠民,吴兴在延寿陂与蛟龙恶斗舍身于溪潭。还有北宋时长乐女子钱四娘,携其家资,来莆田创筑溪陂。她舍身治水、行善济世的伟大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莆仙民众,涵养了勤奋纯朴、吃苦耐劳、敦仁济世的淳风良俗,熔铸为莆仙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自古以来,莆田南北洋都有端午节扒龙船的习俗,“莆阳何故有龙舟,飞溅浪花水乡流”。新龙舟下水要护送到延寿溪“吴公潭”试水,备办祭礼在吴峰“孚应庙”举行隆重的尊神仪式。 “榴花似火节端阳,家家飘来角棕香。莆阳民众吊水圣,一杯清水酹忠良。”延寿溪“吴公潭”是吴兴、吴媛治水建陂的地方,广大的莆田人民能在此举行祭礼和龙舟竞渡是正确的。 南北洋有清澈的沟道和水流,纵横交错密布,一望平原,几百个村庄尽在秀丽的水乡之中,聪明智慧的莆田人民,把蛟龙的形象化作木制的龙舟,为人民娱乐。龙能乘时变化,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龙舟于波涛之中大显身手,有吞吐天地之志也。而开展龙舟竞赛,在宽阔的河道中举行“扒龙船”来纪念,来歌颂英勇的水利功臣,庆祝丰收,祈求平安,成为莆田一种优美的文化习俗,其意义极为深远。 据传早在五百年前,莆田南北洋一带就有造龙舟,用柳枝干雕成龙头,装在木船后面,龙舟下水前要举行“龙王祭”典礼,凡参加的龙舟,须由道士上香禀告“龙王尊神”,主持者用红彩绸蒙上龙舟的“眼睛”,并在龙角挂上“龙灯”、“龙环”、“旗花红布”等,龙舟在执事者的护送下,由长老用朱笔为龙舟开光“点眼”,方可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震耳的火铳爆竹声中下水,龙舟上还插了各色旗帜为标志,再进行竞赛。志书上载:“穆将下兮逶迤,驾龙舟兮建云旗。”通常说端午节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莆田的龙舟却是奔向“吴公潭”而来的,健儿们搏击的精神,多像当年的吴公与蛟龙恶斗时的情景,十分精彩。 “高尚端阳节,灵均千古魂。深情凝草木,正气满乾坤。” 1943年端午节,延寿溪“吴公谭”龙舟竞渡规模较大,南北洋各村龙舟都云集在延寿溪,龙舟最多的西洙,共有七艘,其中大龙舟一艘长6丈,24对(48座船桨)配大鼓一个,大锣二面,船舵上锦旗书“兴郡龙舟称第一”,其他各村的龙舟都只有一鼓一锣12-14对船桨,所以莆田有句口语“西洙大船”旗锋,北洋吴江村的“双孩子”和“四知堂”以及七步的“半目光”,还有洞湖矫健轻捷的“齐头协”都名列前茅,十分活跃,颇有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陂头的木兰溪畔及黄石东华、涵江片等地,都有举行规模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程序较为新颖。 “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响千雷”。古人用这诗句来形容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莆田宋代大词人刘克庄端午节在家乡看“扒龙船”时遇雨,他兴致勃勃地写了《贺新郎·端午》一词以记其盛。词云:“两两龙舟争竞渡,珠帘暮卷西山雨,看未足,怎归去?”生动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在雨中看龙舟竞渡的兴奋之情。 莆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曲曲动人心魄的诗篇,展示着恢宏壮丽的画面,一大批仁人志士青史流芳,声名远扬,近现代人才精英,龙虎际会,民间习俗文化,以其美妙的故事传说,给自然景观增添神奇的色彩。端午节纪念先贤活动,是民族生存的根,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