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挥洒自如 逸趣横生
——孙仁英《皆大欢喜》系列邮政明信片作品赏析
【发布日期:2019-06-1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孙仁英先生创作的这套古典人物画《皆大欢喜》系列邮政明信片,共收入作品12帧,每一帧作品皆以挺着大肚、笑容满面的阿弥陀佛与童稚无忌、俏皮活泼的六子入画。阿弥陀佛圆头大耳,一心无挂,笑呵呵的任由身旁的六子在嬉闹,模样令人心生亲切,富有感染力。阿弥陀佛的大度、放下、自在与洒脱,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皆大欢喜》系列邮政明信片的创作题材乃选自佛经中六子戏弥陀的故事。六子戏弥陀又称“六贼戏弥陀”,这里的弥陀并非弥勒,而是指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据《涅盘经》卷二三载:“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以故?能劫一切诸善法故。”其意乃指众生常在“无明”(愚痴)黑暗中,故六贼得以乘黑暗而劫掠众生性中的善法。阿弥陀佛昔为法藏比丘时,曾发四十八愿,其中有“住正定聚愿”、“住定见佛愿”等(见《无量寿经》),可见其定力之深。再者,依恃“弥陀愿力”修习净土宗者,须一心不乱地念佛,这些都是民间比较熟悉的。因此,俗有“六贼戏弥陀”之说,谓弥陀定力深厚,外境六贼不能扰动其心,比喻某人不受外境干扰,这就是“六贼戏弥陀”的真谛,其本意是在叫众生发愿皈依阿弥陀佛。六贼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尘境,它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媒介,意欲扰乱人心,使人失去智慧、定力等“善法”。
  说白了六子戏弥陀,也可以称为六子闹弥陀。六子象征着人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子在不断地闹着弥陀(人们)的心,企图令心不定。而弥陀笑容可掬,任由孩童嬉闹,显示出豁达与自在,象征着心不随物转而能转物,也就是民间说的:心似白云长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皆大欢喜》系列作品充分表现了佛经中六子戏弥陀故事的如斯景象。画中的阿弥陀佛喜眉笑目,神情逼真,六个顽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他们围在弥陀四周为之挖耳、摸胸、拉衫、致敬等。因为弥陀被人们誉为慈士,慈就是与乐,带给众生乐。小孩子都很顽皮,弥陀大肚能容,所以小孩子在他身边搞怪,他也能容。小孩子代表众生,乐是众生所感,不是弥陀的本心,弥陀是无住生心。其含义是告诫佛门弟子,不要为凡情所染,让人们从心底发出赞叹的笑声,同时表达了一种人生禅学:大度能容天下事,笑口看破古今愁。
  该作品飘逸唯美,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古典情致。画中的弥陀与顽童,不同人物的不同造型与不同形象的构成,无不通过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疏密、轻重、刚柔、韵律变化有致,与线条间的空白共同演绎出一首和谐流畅的协奏曲,其间所形成的自然、流畅、素朴、精到的墨韵,更是准确而深刻地展现出作品的主题与内涵,映射出孙仁英运用线条造境、造型、传神的高超功力及深厚的综合文化修养,彰显出孙仁英古典人物画创作技法强烈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皆大欢喜》系列作品于1999年被遴选为中国邮政明信片(画家作品系列)出版,并在全国发行。在众多的画家作品中颇显一枝独秀,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誉。 (赵鲜明)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