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陈国孟)连日来,在仙游电信分公司、县科技局和度尾镇、龙华镇等单位组织一拨拨中共党员前往中国共产党上宫支部旧址参观学习,如火如荼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红色教育。这个改造提升后重装亮相的仙游第一个党支部遗址——上宫支部跻身全市一流的红色教育基地。 在游洋镇兴山村的兴角山下,青瓦红墙的馨山书院古建筑显得格外亮眼,它就是仙游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上宫支部,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重修得以保存,成为古时莆、仙、永三县山区士子负笈求学的学府。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1898年戊戌变法后改为馨山小学堂,五四运动后改称兴山小学。兴山村与莆田常太接壤,交通闭塞,是当时开展隐蔽的革命斗争的理想场所。1927年4月中旬,在哲理中学任教的中共莆田特别区委书记陈国柱在此进行掩蔽革命活动,并吸收林景棠等8人为中共党员,成立了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点燃了仙游革命的火种,标志着仙游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传承好红色基因,今年初仙游县确定实施中共上宫支部红色基地全面提升改造,进行“高起点、高规划、高质量”修缮和布置中共上宫支部革命纪念馆等,在县委组织部和县自然资源局精心指导和支持下,游洋镇和县地产公司携手合力推进项目实施,如愿赶在“七一”前全部建设完成上宫党支部旧址主广场提升改造、环上宫支部旧址山包恢复、绿化补植等工程施工和支部旧址内部布展提升改造,建立了升级版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更好地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和先烈,弘扬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革命本色,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