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理财
比特币重上13000美元  央行为何半年内两度提及数字货币研发?
【发布日期:2019-07-11】 【来源:证券】 【阅读:次】【作者:】
  比特币近期以一路飙升的涨势,重回公众视野。7月10日上午,比特币重返13000美元,再创两周内的新高;比特币总市值为2308亿美元,升至全球加密市场总市值的64.8%,这一比例也刷新了自2017年4月以来新高。
  比特币的躁动,加之Facebook加密货币项目Libra热度的居高不下,也使币圈玩家“重拾信仰”。与此同时,“正规军”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也引起广泛关注。
  7月8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目前央行正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王信指出,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央行数字货币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二是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据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是最早对数字货币进行研究和试验的中央银行之一,与大多数人理解的数字货币不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实际上是“数字化的法币”,王信称,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M0,是现金一定程度的替代。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很难发挥货币的职能,只能称之为加密资产,对法定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有限。
  这已是我国央行在近半年内第二次公开表态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今年2月,在2019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提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加强虚拟货币监测处置。
  实际上,我国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高度重视,对数字货币的研发已推进数年。
  2014年,在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倡导下,央行成立发行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开始对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进行研发工作。
  2015年,金融研究所成立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2017年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
  2018年9月,该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央行正组织市场机构,共同进行DC/EP(带有数字货币特征的支付工具)研发。
  数字货币分析师肖磊表示,从战略上,要建立适合国际化的数字货币,中国特色的数字货币,绝对不能简单的是一种技术性的升级,把法币数字化的过程,而是需要有至少三个特点:第一个是要有国际货币属性,类似于人民币目前的离岸市场等,可以选择直接在海外发行;第二个是要有足够的应用场景,至少可以借助中国互联网巨头,或其他金融商业网络来落地;第三个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资产背书,比如黄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