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摇曳在古诗里的碧荷
【发布日期:2019-07-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夏天,是一朵荷花,睡在绿叶上,从梦中笑醒了。灼热的三伏天,蝉鸣都显得嘶哑而无力。唯有那满池生命正盛的的夏荷,正轻歌曼舞,怎么也掩饰不住开放的欢乐。彼时,执一卷古诗,去品味古人对荷花那些美丽的命名,去找寻盛开在心中最愉悦的那朵莲。
  荷花又名芙蓉。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中的荷花是温婉可人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屈原若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绝对是时尚教父。他在《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荷叶制成美衣,以荷花配成秀丽装饰,向世人告白着自己的特立独行,超然物外。
  古诗词中,荷与莲相通。“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代诗人杨万里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诗人笔下的西湖荷花绚烂而生动,大气又不失娇美,可谓描绘荷花诗词中脍炙人口的佳句。
  北宋周敦颐着《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因荷生水中,荷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古人又名荷花为水宫仙子。宋代诗人张耒《鸡叫子荷花》有“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花矣人矣,仙乎友乎,只因有了一颗爱莲的心,一切皆有可能。
  荷花虽美,却也有凋落之时。“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中主李璟笔下的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其中的菡萏是为荷花另一别称,古人将荷花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宋代诗人陶弼的《希静堂》就有“鞭蕖池浅蛙迎雨,钴鉧潭空草送春。”
  此外,荷花还有“芙蕖”( 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藕花”(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水芝(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等诸多雅致的别称。
  荷花艳而不妖,媚而不俗;荷香芳甜清远,沁人心脾,如此可爱的荷花,怎能不使文人墨客青睐有加?于是就有了李白的《古风》:“碧荷出幽泉,朝日艳且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有了周敦颐的《爱莲说》:“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传世杰作;还有张可久《庆宣和》:“云影天光乍有无,老树扶疏。万柄高荷小西湖。听雨,听雨。”的美妙小曲。
  炎炎夏日,读诗品荷,浮躁的心便有了一处宁静的家园。任它骄阳似火,我自心静如荷……

     周小丽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