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上半年罚没金额近10亿
内幕交易成“重灾区”
【发布日期:2019-07-2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网站共发布6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及8份市场禁入决定书。所涉及当事人包括27家公司以及181名个人,累计罚没金额达9.85亿元。
内幕交易是“重灾区”
从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处罚事由来看,有36宗案件涉及内幕交易,罚没金额达5.53亿元,占全部罚没金额的56%;从当事人的年龄分布来看,70后当事人最多,涉及33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此外,证监会发布的8份市场禁入决定书显示,因为种种缘由,上半年共有12人被证监会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陈福泉、孙洁晓、郑海艳因内幕交易分别被证监会处以终身、10年、5年的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二季度对比来看,二季度对内幕交易开出的罚单数较一季度提升幅度较大,表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大。
并购重组领域一直是内幕交易的高发地带。证监会于6月14日通报的3则内幕交易案例,都发生在并购重组过程中。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领域一直是内幕交易的高发地带,一些内幕信息知情人及其利益相关方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内幕交易的行为,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证监会将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打击各类内幕交易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不断发生。特别是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以来,重大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件以及“老鼠仓”案件不断增加,涉案金额不断增大,犯罪方式更加隐蔽。
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证券期货市场的两部刑事司法解释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充分反映了操纵市场和“老鼠仓”犯罪案件的新变化、新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认定标准,强化了对这两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大信披违规惩处力度
日前,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类型进行了归类,主要包括财务欺诈行为、未依法披露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未依法披露股东权益变动情况、所披露的信息存在误导性陈述、未依法披露重大事项。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形式多样,动机各异,相关主体对市场、法律、专业和投资者缺乏敬畏之心,频频试探法律底线,暴露出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仍不理想,亟待改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是维护投资者知情权的重要保障,证监会将持续督促上市公司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严惩各类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资本市场信息公开透明,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介机构责任有待进一步压实
证监会近期披露,自2016年~2018年期间,共对10家次证券公司、17家次会计师事务所、4家次律师事务所、6家次评估机构作出行政处罚,罚没金额高达2.75亿元,对9名从业人员实施市场禁入。“部分中介机构重市场份额,轻合规管理,激进扩张规模,开展证券业务怠于履责,甚至是玩忽职守,为欺诈行为的发生大开方便之门,挫伤了投资者对于中介行业的信心。对于上述行为,必须通过严格执法重拳治乱。”一位中介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针对上述问题,证监会也亮明了“一查到底”的态度,对于中介机构围绕上市公司开展证券业务未勤勉尽责的,证监会坚持一案双查,违法上市公司与不良中介一起处罚,严格处罚,绝不姑息。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中介机构是资本市场投资经营活动的重要参与主体,其提供的保荐、审计、法律、评估、财务顾问等专业服务对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各类中介机构勤勉尽职的核查工作能有效降低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几率,有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将持续以强有力的监管执法,督促各类中介机构恪守资本市场“看门人”初心,牢固树立合规意识,坚持诚信经营,切实履行法定义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秩序。
(证券)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