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给日子种上桃花
——读李雪梅散文诗集《花非花》
【发布日期:2019-07-3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在仙游县作协读书基地阅读会上,我得到了雪梅的散文诗集《花非花》。《花非花》单看书名,不知何解,只知道她是一个爱花的女人,爱花的女人也一定是个爱生活的女人。在她的诗集里头我能体会到一个女人敏感而浪漫的心。《花非花》分为四辑:《幽谷之花》《物事心情》《潜入心岛》《花木人间》。
  曾读过雪梅的散文集《四月的蔷薇》,她的文字朴实、率真,充满真性情。而对她来说,散文诗是思想的自由呼吸,它打开了她心灵秘密花园的小径,捕捉到自己作为女人心里潜伏滋长的一个声音、一种渴求、一些呼喊,正如她在代后记里写的 “扇动着沉重的翅膀,……,朝着自由、向善和奔放的方向飞去,颤动的心灵,布满生命如花的回忆。”可以说诗集是她借以发声的一种隐秘行动,是幻想和现实的交织,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或者清晰,或者朦胧,都是纯粹而曼妙的,如盛开的幽谷之花。
  跳舞的女人喜欢飞翔的姿态;花园里的女人爱闻玫瑰的香气;乡村里的女人常在灶膛的火苗下吐露心事;那丢失灵魂丧失记忆的疯女人再没有什么能击碎她了;封面上的女郎虚伪地妩媚着;爱恋中的女人执着地等待着一枝玫瑰,等待着第一片梨花开,守着一份诺言执着地等待;吸烟的女人冷静、孤独、悲哀;醉酒的女人,思想被放逐,灵魂被放空,又沉又飘;网里的女人渴望自由;夕阳下的女人,喜欢奔跑,跑到一座可以把自己隐藏的房子里……。聚在这里的女人,或是作者自己,或是读者,或是她人,各种女人的生活心情都汇合在这里,有甜蜜、有疼痛、有希冀、有抗争。我的心突然沉了,幽谷,还是幽谷吗?那是女人向往的独立世界,多彩的深渊和迷宫。我终于明白,逃离到这里的女人都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飞翔。
  雪梅选择的意象,几乎都是女人生活中可见可触的物件。如“口红”、“高跟鞋”、“镜子”、“化妆盒”等,生活中的每一物都有它形成的故事。然而,这三种常见的物品在雪梅的散文诗中却是另一种感觉。“只看见口红裸出一朵鲜血”,似乎很失意的样子;而高跟鞋恰恰带给人自信的姿态,我也喜欢穿高跟鞋,可以明显感觉到那种信心飞扬的神态,她称是一朵花的姿势;墨镜用来遮掩自己的面容不让人看清,在自我的寂静中,独自欢畅。女人渴望婚姻,却也恐惧婚姻,把婚姻看作笼子,想象着自由。看到邮筒想起遥远的爱情,化妆盒是女人隐秘的快乐,镜子收藏着女人的心事,酒杯、花篮、香水、影院等等,一物一事一心情,通过物象的表达,由物及人,展开丰富的想象,使静态的事物生动起来,让人可以窥探到女人的内心,以及对爱和美的渴念和表述。
  女人的心,似一座小岛,住着喜乐与哀愁。读懂一颗女人的心,并不是简单的事。所以“潜入心岛”这一辑,我始终没能读懂太多,也无法将自己置身于诗中去感受小岛内的心境。女人,大都爱抱怨,爱发呆,也总爱在无边的黑暗中失眠遐想。冰冷的生活,身体的病痛,莫名的困惑,有时让人觉得自己那条不快乐的鱼,怕被捕捞,怕被吃掉,怕被污染,于是选择飞快奔走,人有时大概如此。女人乘着梦想的火车,一直向前,去体验人世,看花开花落,悟生死更迭。
  散文诗中,叙事往往只是手段,不作平面化的叙事,或者只将引入的情节作为桥梁,通过它抒发一份情怀,启发一种哲思。叙事只是手段,抒情、哲理才是目的。“村里人进城是容易迷路的。”多少人在母亲目送的眼光下出发后,被繁花似锦的社会迷乱了眼,被欲望和利益所蛊惑而忘了本心,谁还记得村口的母亲在等你归来,望眼欲穿,从一棵树站成树根下的土。很诗意,也很现实,泛着些无奈和残酷,现实就是个复杂的迷宫,谁能坚守初心,找回来时的路呢?
  在《花木人间》这一辑,我看到雪梅把花草描绘得淋漓尽致,散文诗文体所具有的再现生活的情趣和写生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雪梅的笔下,花草无声胜有声。忧伤的桃花,纯净的梨花,自由的蒲公英;金银花的芬芳,向日葵的灿烂,动情的含羞草,冬虫夏草的高贵……。我看花只是花,只是单纯的喜欢,喜欢看它们努力地生长,喜欢它们花开的欣喜,喜欢沉浸在花草中偷得片刻宁静。雪梅的思维是奔放的浪漫的,她爱花,把情感融入花的盛放里,叙述详实,抒情自由,逻辑分明,意象浮动,“次第开放的瞬间,再次敲叩,春的门扉。”
  《花非花》有好几章散文诗都飘溢着酒香,渗透着作者的情绪。可以想象,酒偶尔沉醉着她的身体,把她内心潜藏的情绪放大。我不善喝酒,但我知道,酒能释放出最真实的自我,放下一切伪装和担子,开心便笑,伤心便苦,营造一段属于自己的时空,在精神与现实之间交错。
  “数点梅花天地香”,这是作者在《花非花》诗集扉页为我留下的一句话,正如其名“雪梅”,《花非花》也算是她人生中的一朵梅花,芬芳了她的岁月。愿她俏皮一笑,下一个春天又来了!

     卢奇霞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