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复叠”在诗联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2019-08-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复叠”即“复迭”,是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重叠,系一种修辞手法。据《百科文库》介绍,古汉语的修辞手法共有63大类、78小类,复叠乃其中的一类。
  复叠即有意地把某些字、词、句甚至章节重复使用或交错地加以运用的一种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法可用于凸显优美环境、展现动作形态、深入刻划人物内心世界,也可用来创造语言的音律美,有助于升华艺术效果,是古今常用的修辞方式。
  通俗地说,把同一个字、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就是复叠法,它由来已久。如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双音叠词和反复句就随处可见,其数量之多、用法之广,蔚为奇观,形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使用复叠法的一个高潮。战国、西汉、魏晋以迄隋唐的诗歌散文继续大量沿用,十分有助于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式的创造。《诗经》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句子;杜甫《登高》诗中的“无边落叶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崔颢《黄鹤楼》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和孟郊《游子吟》诗中的“临行细细缝,意恐迟迟归”等皆是生动例证。这种反复递进、层层深入的叠字、叠句,能使环境状态得到形象烘托,在有力提升和加重情感分量的同时增加作品的美感。很典型的还有宋朝着名女作家李清照写的词《声声慢》,这首词一开头连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把作者战乱后的家破人亡的凄惨、愁闷、寂寞、空虚等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复叠法在对联中的妙用也很常见。联中上下文形式重复,句中又使用了叠字的就属于复叠法的应用。明代文人顾宪成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是一副勉励莘莘学子认真读书、关心时事的复叠名联。而名胜古迹的叠字联同样比比皆是,例如南京秦淮河风月亭有副24字的叠字联就尤为别致。联云:“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这里“佳”“痴”各重用五次,但重而不觉繁,叠而味更浓。浙江奉化休休亭亦有幅叠字联:“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何妨。”联语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而字数叠用甚多且极其着名的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巧妙应用了一字多音和同音假借原理,其实应读成:“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长长涨,长涨长消。”作者的巧思妙词令人拍案叫绝……很显然,复叠法用得好,不但不会使人感到啰嗦,反而能增添文采、提升效果,绝对有助作品的锦上添花!

     余兆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