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是机构投资者的必修课。 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即将“满月”,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已经有华兴源创、杭可科技披露了投资者调研报告。此外,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航天宏图、光峰科技等科创板公司近期也接受了机构调研,未来几天,还有机构计划调研睿创微纳等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参加科创板公司调研的机构中除了国内的券商、公募、私募、保险公司等,还不乏一些外资机构,例如在今年8月2日就有摩根资管等两家外资机构调研了杭可科技。 外资机构赴科创板公司调研时,关心的问题更多是与科创属性相关的“硬核”话题。 从杭可科技披露的调研信息来看,外资机构在调研中首先关注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补贴下滑对公司销售收入及经营业绩的影响如何?”之后外资机构询问的内容均为与公司产品研发特点、产品技术的先进程度、产品品质如何提升等具有科创属性的“硬核”问题。比如在“公司产品技术先进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中,杭可科技的回复中包括了一系列与产品技术相关的专业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公司的业绩展望、市场开发情况等市场关心的话题,在杭可科技8月2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信息中未涉及。在随后的8月8日,杭可科技又接待了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在内的国内十余家机构调研。而国内机构询问的话题就显得相对更为务实,其中涉及“国际一线动力电池生产商在中国市场扩产给公司带来哪些影响”“公司境外动力电池客户拓展具体情况如何”等与公司经营更为相关的话题。而在“公司境外动力电池客户拓展具体情况如何”一问的回复中,杭可科技把境外客户最新的开发情况进行了一番细数,其中“供货”“订单”等成为关键词。 不过此次国内机构对杭可科技的调研中也询问了“公司产品创新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司如何实现研发技术产业化”等带有科创板属性的问题。 (每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