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财政部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3.1%。不过,从企业拿地情况看,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土地出让市场有所遇冷。这导致房企拿地出现分化,部分往年拿地积极的房企减缓土地储备规模,部分房企却逆势而上,拿地凶猛。此外,非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流拍情况时有出现。业内人士称,在紧调控趋势下,房企出于自身规模和融资成本的考量,而做出策略上的不同抉择。中长期来看,这或引发土地市场甚至是房地产市场新一轮洗牌。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为976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4%;土地成交价款为4795亿元,同比下降27.6%。 尽管在紧调控周期中,房企拿地遭遇融资成本高企、拿地限制增多以及销售回款预期不明等困难,但部分房企却逆势而为。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紧调控周期中,仍然有一些企业可以获得较为便宜的融资,加之企业经营策略有意向全国拓展,在土地出让总体遇冷的情况下逆势出击,反而有较好的收获。 梳理近期的土地出让市场,一些新信号也值得注意。尤其是,非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流拍情况时有出现。 业内人士称,相较于往年,今年非一线城市的房价受到持续严控,加之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影响土地市场出让,部分地段偏远、配套不佳的地块,容易无人问津。“这与前几年非一线城市土地出让抢翻天的局面截然不同。”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近期政策面关于房地产的论述继续从紧,今年剩余的4个多月,土地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紧缩。 据《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