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阮籍: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布日期:2019-10-16】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古滕客】
  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一般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他们以文名称道,但在酒史上的名声,却丝毫不亚于他们在文学上的名声。而这些,阮籍尤其出名。
  阮籍因为曾任步兵校尉,又被人称为“阮步兵”。他做步兵校尉,并不是他想做官,而是因为酒的缘故。当时步兵校尉一职出现空缺,而步兵校尉的厨中有美酒数百斛,于是阮籍就主动要求做步兵校尉,只为能尽情地饮用军中的美酒。
  阮籍生性谨慎,司马昭一直想拉拢他,阮籍都用些无关紧要的话搪塞过去了。司马昭又想把女儿嫁给阮籍,以这种方式让两人搭上关系。可每次派人去向阮籍求亲,他都醉得不省人事,无法议正事。阮籍连续醉了两个月,司马昭实在拿他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但也从此对他怀恨在心。
  司马昭的重臣钟会经常问阮籍对时局的看法,想借其言语漏洞而治他的罪,阮籍又是每次都喝得大醉,对时局不加任何评论,让他们没有漏洞可循。“胸中块垒,非酒不能消也”,沉醉于酒,这是阮籍迫不得已的保命之道,就算是酩酊大醉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清楚的。他不想与司马氏有瓜葛,可又不敢公开得罪司马氏,只好装疯卖傻了。在阮籍看来,酒不仅仅是面对权贵的武器,更是消解心中烦闷和悲情的工具。
  阮籍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与人下棋,对手要求暂时罢手,阮籍却不同意,非要和他分出胜负不可。等到一局终了,阮籍一口气喝下两斗酒,随即大声痛哭,随之吐血。他的母亲将要下葬时,阮籍吃了一只蒸熟的小猪,喝了三斗酒,然后拜别母亲,他仰天痛哭流涕,又吐了血。
  母亲去世之后很久,阮籍因为伤心而显得形销骨立。按传统的礼法习惯,母亲去世之后,儿子必须守孝,不能喝酒吃肉,但阮籍不在乎这些,他看重的是自己对母亲的深情。而他的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酒在这个时候成为他消解心中悲痛的东西,是伤心之酒。
  阮籍在守丧期间饮酒食肉的行为,引起了司马昭心腹何曾的不满。何曾认为阮籍的行为大逆不道,尤其违反了孝道,应该被流放。司马昭认为阮籍因为母亲去世伤心过度,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这是值得同情的,况且有病的时候饮酒食肉是并不违背丧礼的。司马昭与何曾当面议论阮籍,可阮籍好像没有听到,照样还是饮酒食肉,神色自若。因为他知道司马昭并非真的理解自己,而是为了收买自己。
  司马昭死后,司马炎想篡夺帝位,需要大臣写劝进表。大家觉得阮籍文才最好,叫他来写。结果阮籍只顾喝酒,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等到要用这篇文章了,司马炎派使者去找阮籍,此刻他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一个字儿都没写。
  使者急了,叫醒阮籍,问他文章写没写。阮籍醉眼惺忪地说:“嗨!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这么着急。”说完,他取了纸笔,带着几分醉意临场发挥,一气呵成。使者一看,这篇劝进表文辞恳切,不用增删一字,是一篇十足的美文。他的才气令人折服。
  阮籍是个旷达的人,他虽然不看重礼法,行为举止都以自己的心情做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也从来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可见此人思想上的干净和纯粹,远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内心龌龊肮脏的人要高尚。
  阮籍的邻居是个卖酒的,老板娘长得很漂亮,阮籍与王戎经常去这家酒馆喝酒。阮籍醉后就睡倒在漂亮老板娘的身边。酒店的主人刚开始以为阮籍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他偷偷地观察了好久,并没有发现什么。可见,阮籍对老板娘的亲近仅仅因为欣赏她的美,没有任何不正当的目的,这种纯粹的没有任何功利性的对美的欣赏,正是文人闲情的一种表达。
  阮籍不仅自己喜欢喝酒,他饮酒的爱好还影响了同宗兄弟们,许多阮家子弟都喜欢喝酒。有时候许多人一起喝酒,他们觉得用杯子不过瘾,就用一个很大的瓮盛酒,大家团坐在一起痛饮。这时候有一群猪看到里面的酒也来喝,他们根本不在乎,只将酒的上半部分倒掉,然后继续痛饮。可见这些人在意的只是饮酒放纵而已。
  阮籍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能彻底地与现实划清界限。他让自己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左右逢源,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名士的一种面貌,空有济世之志,却因看不惯现世的险恶,因此不过问世事,用崇尚自然的行为表明对这个时代的反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