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丽莆田社区
我市脱贫攻坚战“一年初变样,三年大变样”
至目前,全市实现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8972户2833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发布日期:2020-07-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在我国扶贫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群策群力,取得了“一年初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骄人成就。
  至目前,全市实现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8972户28330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404元、增幅27.8%,均居全省第2名。在全省第一家实施精准扶贫医疗综合补助和贫困对象续聘公益性岗位等政策,经验及做法在全省推广。省对市2019年精准脱贫成效考评中,我市综合得分99.8分,位居全省第3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前三名。
  几年来,我市脱贫攻坚能取得如斯成就,原因呢?请看——

  坚持五位一体,打出组合拳。实行“领导挂钩、部门参与、干部驻村、企业结对、资金捆绑”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做到每个贫困村有1名市(县)领导挂钩,1个市(县)直部门牵头、1名市(县)派干部驻村任和1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对市领导挂钩的88个贫困村,市级财政每年配套帮扶资金100万元,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市88个贫困村村均财政收入56.49万元,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8.2万元,村均投资性收益11.8万元,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1名。
  力推“1245”工作法,全面提升信息质量。即坚持“一线采集”,聚焦“两个相符”,采取“四个核对”,强化“五个到位”,促进国扶系统贫困对象数据信息质量有效提升,在第十五期全国扶贫开发数据质量报告中,莆田市质量全省第1名。所谓“一线采集”,即组织乡、村、帮扶干部等进村入户,进行地毯式大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所谓聚焦“两个相符”,即通过镇、村、帮扶干部入户采集,核查《入户采集表》、《扶贫手册》、季度台帐和国扶系统等方面数据,确保“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所谓“四个核对”,即对贫困对象年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落实情况、贫困户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等逐一核实比对,确保数据精准。强化“五个到位”,即坚持业务培训到位、一线指导到位、数据筛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复核到位,确保动态调整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公益性岗位续聘,稳定贫困对象就业。针对公益性岗位聘用期满3年无法续聘的问题,由市人社、扶贫、财政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续聘工作的通知》,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公益性岗位聘期满三年的继续给予续聘,续聘岗位补助资金分别由市、县(区)财政各按50%比例承担,保障了1000人以上贫困对象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该做法在全省各地市人社部门推广。
  多措并举,广开就业门路。去年,我市共举办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6场,276家企业参会,提供岗位3478个,优先安排1169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参加公益性岗位;优先让7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扶持贫困对象参加公交驾驶培训,组织培训6期共60人,获取A3驾驶证25人,返聘市公交集团23人,每人每年增收4万元以上;同时,在农村就业扶贫方面积极探索“乡村--邻里服务中心”模式,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该模式以乡镇为单位,每3-6个村选定一个“中心村”,在每个中心村设立“乡村—邻里服务中心”,发挥牵线搭桥、穿针引线的作用。
  大手拉小手,脱贫快步走。通过优化“龙头企业+贫困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对象”、“家庭农场+贫困对象”、“专业大户+贫困对象”、“农村电商平台+贫困对象”、“乡村旅游扶贫+贫困对象”等6种产业扶贫模式,扩大市场主体与贫困对象的利益联结机制,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打造产业扶贫基地261个,带动贫困户5863户,户年均增收1.1万元;贫困户入股户数1610户,户年均增收0.63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1068人,人年均增收1.5万元。
  完善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村级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壳消薄”工作,以莆田市振兴乡村投资集团为龙头,2018-2019年累计筹集各级扶贫资金27145万元,投资入股海上风电、光伏电力等新兴产业项目,实现全市971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仙游县依托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筹集64个贫困村、空壳村资金2000万元投资到污水处理厂,2018年至今累计收益407.88万元,村均收益6.4万元;同时,还统筹省、市、县扶贫资金2200万元投放到县垃圾焚烧发电厂,2018年至今已收益450.98万元,主要用于对重点贫困户给予每户每年1000元的生产生活补助,对住房需要重建的贫困户,给予每户2万元补助等。
  然而,就在广大干群正以昂扬的斗志决胜2020年的当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决胜脱贫攻坚”增添了几多难度和不确定因素。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广大干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受疫情耽误的时间补上去,把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为了把因疫情导致滞销的农产品、海产品卖出去,各县(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区长直播间带货直播,将常太枇杷、新县线面、南日鲍鱼……卖出去,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能。此外,各地还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拓宽贫困家庭就业门路,就地就近优先解决他们就业问题,使他们有事做,有钱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链接

       产业扶贫关乎贫困家庭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为此,江口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并取得成功。
  该镇新前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文森,靠养殖山羊脱贫致富的经验值得分享与借鉴。
  之前,该村挂钩帮扶干部为该户的脱贫致富绞尽脑汁,曾经尝试多种方式帮扶,但效果甚微。为此,镇村扶贫干部经过“会诊”,决定动员该户搞山羊养殖业,并帮其申请产业发展资金补助。同时还派出指导员,在技术上给予指导。
  为拓宽销路,镇扶贫办派人到江口市场、各超市考察,从项目到资金,从技术到销路给予一路路灯,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受益。2018年,李文森家人均收入达25730元,终于摘掉了穷帽,奔上了富路。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仙游县度尾镇云水村创新“党建+合作社+精准扶贫”模式,成立云水农业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致力开发该村225亩荒地建设同欣果业采摘园,吸纳20个贫困户,每户以3500元扶贫贷款入股,并优先为贫困户提供现场管理、田间管理等公益岗位30多个。他们每天在果园里打工可赚到80-120元,每年年底每户可分红5000元。此外还发动合作社党员与贫困户结对,要求每位党员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联系2—3户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实现了由“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

■晚报记者 钱碧云 许伯英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